隨年齡增長,人人都會骨質流失。但點解有人會骨質疏鬆駝背骨折,有人活到七老八十卻依然骨頭硬淨行得又走得?關鍵因素除了鈣質攝取、維他命D 吸收,有否做適當運動以增加骨質及強化肌肉,絕對是重點。都市人事事貪方便,連鈣質攝取也可能嫌食物吸收要左計右計較麻煩,寧願簡便的吃營養補充劑了事,還說要防病必須做運動,驟耳聽來,幾近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註冊物理治療師林偉雄直言:「人體骨質密度就似銀行存錢一樣,趁後生愈儲得多錢(骨質儲備),到老時要流失,因為你夠錢多(夠骨質儲備),減極都仍然夠錢透支,出現跌倒骨折等骨質疏鬆併發症風險才可大減。」要增加個人的骨質本錢,單靠鈣質或維他命D 等營養補充劑,原來是不成的。「就算你食的營養補充劑再足夠,它們的作用只在預防骨質流失後有不足,對提升骨質密度並無幫助。唯一有效方法,真的只有趁後生多做負重及肌肉鍛練運動,從小做足工夫刺激骨骼生長,打好骨質基礎。」
讀文至此,細心的你可能留意到「趁後生」3 個字已出過場幾次,要強調年輕時就要做合適的運動,原因與骨質更新代謝模式有關。「人體骨質會不斷更新代謝,骨骼中存在兩類細胞,一種叫造骨細胞(Osteoblast),另一種叫破骨細胞(Osteoclast),年輕時造骨細胞會活躍過破骨細胞,故破骨細胞破壞骨質令骨骼出現的孔洞,活躍的造骨細胞可以鈣質及其他礦物質修補番。但一般骨質密度以25-35 歲為高峰期,之後隨年齡增長,骨質密度會逐漸流失,特別是女性在45-55 歲更年期後,破骨細胞的活躍程度幾乎是倍增,基於『破骨快過造骨』,骨質流失速度更會加快。」理論一大堆,簡言之,就是不想老來有骨質疏鬆風險,應趕緊在骨質密度高峰期的25-35 歲前增大骨質儲備。「骨骼要處於負重壓力下才可刺激生長,故能夠提升骨質密度的運動,主要是負重運動,但肌力鍛練及平衡訓練也會有一定的助益。」
他解釋,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基本已對增加骨骼養份有利,而肌肉力量的鍛練,一來可以令肌肉夠力,減少跌倒風險;二來肌肉連接骨骼,鍛練肌肉時,亦會令連接的骨骼在不同方向受壓被牽拉,也可產生刺激骨骼的作用。「至於平衡訓練,則有助預防跌倒。其實骨質疏鬆症是無聲殺手,可以伴你一世也沒徵狀,所以此症患者最大的敵人實質是跌倒,因跌倒造成骨折就會小事變大事,是故就算已診斷有骨質疏鬆或骨質稀少的病人,肯做運動改善平衡、改善肌力,令跌倒骨折的風險大減,對病情控制也會有利。」
強骨運動入門示範
.練習頻率:最好每日進行,最少也要每周進行3 次,運動前要做伸展及練習後要做紓緩,約需時30 至45 分鐘時間。
.適用人士:愈年輕練習,愈有助增加骨質儲備。但中年或已患骨質疏鬆症者,多練習下列動作,亦能夠增加肌力及平衡力,預防跌倒。
.運動量調整:由於骨骼刺激會隨時間慢慢適應,故運動量要逐步調整加強,否則再沒新刺激,刺激骨骼生長作用也會減慢。一般同一組運動進行3 至4 周後,若覺得練習時輕鬆得已沒難度,可適度增加運動強度,包括增加練習的次數、負重量或維持動作的時間等。
3招防骨質疏鬆
鈣質:每日要攝取1,000-1,200 毫克鈣質。
維他命D:每日到戶外接觸陽光15-20 分鐘。
運動:每周最少進行3 次負重及鍛練肌肉運動。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