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食更是人之大慾也。但任由食慾橫行,加上運動不足,不但令身體積聚大量肥膏,還令肝臟內藏脂肪超標。脂肪肝不會引起症狀不適,惟長遠卻會令肝細胞氧化及發炎,產生纖維化及肝硬化等嚴重後遺症。
陸先生外形瘦削,但就有一個顯眼的肚腩,由於已經近屆四十,於是做了一個全身檢查,大部分結果都算合格,惟肝酵素偏高,他擔心是肝有事,所以再做超聲波及肝纖維化檢查,結果發現他有脂肪肝。
事實上,脂肪肝在香港很常見。香港中文大學曾進行全民肝臟健康普查,發現多達3 成人患有脂肪肝。而香港大學與香港肝壽基金及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合作進行的大型調查,更發現港人患脂肪肝的比率高達四成二。
「在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中,身體從食物吸收的營養,部分會送到肝臟,因為肝臟的其中一個功能是將多餘的脂肪和糖份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例如待飢餓或患病時使用。」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周泰年指出,肝臟脂肪不應超過百分之五,若超過便是脂肪肝。
臨床上,脂肪肝可分為因過量飲酒所致的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與肥胖和代謝綜合症關係密切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本港的脂肪肝患者大多為非酒精性。
周醫生稱,隨着社會愈趨富裕,食物更為豐盛,加上市民對疾病的認知增多,故脂肪肝個案亦愈來愈多,有些病人的肝臟脂肪比率更高達9 成。
別以為肝臟多脂肪不會有大問題,後果其實可以十分嚴重甚至可以致命。周醫生解釋,肝臟積聚過量脂肪細胞,會引起氧化作用及物質積聚,逐漸影響肝臟功能及引起炎症。這種輕微炎症雖不會產生症狀,但就會令肝臟製造纖維組織,導致纖維化甚至肝硬化。
「外國的文獻研究便指,患有脂肪肝而不作處理,15 年後約有1 成人會演變為肝硬化;在沒有病因的肝硬化死亡個案,有一半其實與脂肪肝有關。而脂肪肝患者的死亡率較常人為高。」周醫生續稱,脂肪肝不只是肝的問題,此病亦反映身體有代謝綜合症,所以不能忽視。
不過,無論是香港還是外地,目前並沒有藥物註冊作為治療脂肪肝之用。但外國在臨床實驗中發現有些藥物或可用於治療脂肪肝,美國肝臟學會便建議可嘗試用高劑量維他命E,能有助改善脂肪肝。
雖然沒有針對脂肪肝的藥物治療,但此病與體重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控制體重便是對付脂肪肝的「特效藥」。
周醫生指出,肝臟內的脂肪,與身體的脂肪一樣,受飲食和運動的影響而可加可減。本地研究便顯示,脂肪肝患者能減輕1 成體重,脂肪肝問題即可大有改善,甚至連纖維化情況也可逆轉,所以脂肪肝並非無得醫,只要控制好體重及相關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血脂及血壓等,便可改善及預防脂肪肝。
脂肪肝點樣知?
市民要知道自己是否有脂肪肝,最準確的方法是進行肝穿刺抽取活組織檢查,但將針刺入肝臟屬創傷性檢查,可能有出血風險,故少用於檢測脂肪肝。周泰年醫生指出,醫生一般會透過驗血檢查肝酵素,加上超聲波檢查及肝纖維掃描,從而診斷肝臟是否有太多脂肪。
肚腩亦有指標性作用。周醫生稱,過去研究顯示,如果男性腰圍大過36 吋或女性在34 吋以上,則有脂肪肝的機會高達8 成。若男性腰圍保持在30 吋、女性則在28 吋左右,有脂肪肝的機會大大降低至兩成。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