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豬頸肉比豬腩更「肥」,脂肪含量近7成

不少港人為「食肉獸」,餐餐無肉不歡。有註冊營養師表示,不同部位豬肉的脂肪含量有分別,其中以豬頸肉脂肪最高,近7成屬脂肪;其次豬腩,腩排也屬高脂,不宜過量進食,建議市民可揀選來自豬背及後髀肉的豬扒、脢頭、赤肉等,可減少吸收脂肪。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註冊營養師何澤鏗引用衞生署發佈的《解豬圖》,比較不同部位豬肉,脂肪最多依次為豬頸肉、豬腩、豬尾、腩排、豬脷、豬扒、脢頭及赤肉。

美味爽口的豬頸肉,原來脂肪含量最高,每100克豬頸肉,便有69.6克脂肪,加上其肌肉與脂肪均勻分佈,難切走肥膏,故進食時難免攝取大量脂肪。豬腩即肚腩,脂肪含量亦高,常見如腩片、五花腩及肥豬肉均來自此部位。

腩排因骨與骨之間多脂肪,加上難撇走,同樣屬脂肪高的豬肉。他說:「凡係近骨位置嘅豬肉都比較肥,肌肉較少,脂肪較多。」連同豬尾、豬脷,都不宜過量食用,患心血管疾病人士尤其不宜。市民吃豬肉可選擇脂肪含量相對較低如豬扒、脢頭及赤肉。脢頭來自肩膊,赤肉為豬後髀肉,因活動量多,肌肉發達,故脂肪含量最少。

不少人愛用豬骨煲「老火湯」,如來自肩胛骨的西施骨。其實豬骨的脂肪比豬肉多,高溫烹調後,脂肪溶入湯內,加上骨髓含高膽固醇,令整煲湯的脂肪及熱量大大提高。市民最好選擇赤肉包括豬𦟌、瘦肉,煲湯前宜先切走肥膏,飲用前再隔油。豬扒並非最肥豬肉,它屬豬背肌肉,脂肪量少。1塊(約120克)豬扒含15克脂肪,去除肥膏後,脂肪量減至6.8克。建議烹調前,先切去肥膏尤其近骨位置,以易潔鑊少油煎,比油炸為佳。

何強調,從飲食攝取過量脂肪,不但可令人肥胖,動物所含的飽和脂肪,更會提高「壞膽固醇」水平,長遠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市民除了要識得揀豬肉,烹調或進食前更應切走肥膏。蒸、灼、少油煎或快炒等烹調方法,比煎炸為佳。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