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多少與壓力有關,但弔詭的是,很多人就算再努力做運動聽音樂點香薰減壓,亦未必能處理失眠問題。有臨床心理學家提議,透過身體舞動練習增加「專注」訓練,對失眠人很能帶來的放鬆身心果效,值得一試。人要能入睡,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身體放鬆,二是腦袋都要放鬆。但「放鬆」二字對不少壓力纏身的都市大忙人而言,往往也是講時容易做來很難,有時甚至刻意的給自己安排時間做瑜伽浸Spa 聽音樂飲花茶,滿心期望能減壓放鬆睡得好,結果反而會愈是緊張要睡得好,人就愈是睡不好……
熱愛音樂及舞蹈的臨床心理學家郭蓉博士直言,很多失眠人都有一些錯誤的既定想法,例如會以為「一定要減壓才能夠改善失眠」、「工作壓力大人一定會睡不好」,又或「睡得差便一定沒精神工作」等,但其實每個人失眠的原因都有不同,壓力只是一個普遍因素,就算處理好壓力問題,亦不等於就能夠放鬆身心睡得好。「在心理學層面,我會建議應該尋求一個適當方法與壓力做朋友,使身體及腦袋都能在面對壓力下仍能夠較放鬆,逐步幫自己改善睡眠質素。」
而近幾年接觸心靈舞蹈的體驗,令她確信舞動練習會是其一有效方法。「數年前,我是抱持作為一種帶氧運動選擇的心態去接觸舞動練習,但過程中我發現它很有彈性,動作可以做得快做得慢,亦可以跳得輕鬆或跳得劇烈,箇中存在一種『由自己話事』的調節元素。尤其當我們能做出一些以前沒想過做得到的動作時,透過身心體驗原來自己也會有flexibility、有change 的行為感受,可令人打從心裏明白上述那些既定的『一定』失眠想法,其實也可以有靈活性有變化的空間,有助失眠人從自困的牛角尖思想裏走出來,更懂得『平常心』的面對失眠困擾。」
但說跳舞,我跟不少人一樣,總覺得跟「每日返工放工又一日的自己」較難扯得上關係。對此,郭博士表示:「一般未接觸過舞動練習者都會有此顧慮,但事實你聽音樂時身體手腳的輕鬆擺動,已經是在投入舞動的一種表現,不一定要跳完整的舞步才是舞動,且練習過程中亦可循序漸進的加入熱身、拉筋等運動元素在內,當人能夠隨著音樂伸展活動身體,這對於壓力另一造成的常見身體表徵─肌肉繃緊,也會有紓緩作用。」再者,音樂及舞蹈本身存在一種美感,她指人投入並專注其中,享受著音樂隨之舞動身體時,亦會額外添加一份放鬆感覺,有助人抒發情緒,從而產生愉悅的輕鬆情緒。「這並不只是運動增加安多酚分泌(開心賀爾蒙)咁簡單,而是因為專注於舞動練習的音樂及肢體動作的優美感覺中時,一來身體已可減少繃緊感覺,二來亦跟正向心理學的靜觀(mindfulness)概念很類似,專注練習時可以讓人忘記正困擾著自己的問題,使身體及腦袋都能經歷更多的平靜及鬆弛感覺,這變相對睡眠質素亦會有正面的提升作用。」
就個人體驗,她指單純進行靜觀呼吸練習,每日給自己30 分鐘時間專注在自己一呼一吸的當下,對放鬆身心也有幫助。「只是練習專注也會有難度,事關很多紛亂思緒也會穿插打擾,而舞動練習則可視為其中一個『有方法可循』的嘗試方向,讓人可以在舞走身體繃緊感覺的同時,也能掌握從日常生活壓力中暫時抽身的專注技巧,給身心都增添正能量。」
郭蓉表示,帶氧運動及伸展運動都對改善睡眠質素有幫助,其中伸展運動不妨每晚睡前都練習,使身體更易進入放鬆的睡眠狀態,而帶氧運動則建議每周可練習2-3 次。「舞動練習可兼取帶氧運動及伸展運動的好處,練習時我們會先做輕鬆的Step 步法作熱身,使人身體暖和後,再會進入伸展手腳腰背的拉筋動作,在配合音樂下逐步練習,動作美感的體驗加上投入專注於節拍音樂中,都能帶動放鬆情緒的效果。」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