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對糖尿病腎病熟悉的幾個誤區

糖尿病腎病嚴重嗎?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腎臟病學會再次將目光投向糖尿病腎病,發出了「糖尿病腎病:現在不行動,將來付代價!」的警示,期看從腎病科醫師的角度,再次喚起全世界的關注。然而,對於糖尿病腎病,即使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仍存在著嚴重的熟悉不足,甚至還存在很多誤解。在此,遴選出一些對糖尿病腎病的熟悉誤區,以期通過瞭解糖尿病腎病的相關知識,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對人們健康的危害。

誤區1 糖尿病腎病是得了糖尿病多年後才會出現的併發症 糖尿病腎病可以在疾病早期出現,且可以早期診斷和治療。從其發病特點來看,糖尿病腎病主要是高血糖引起腎臟微血管損傷所致。此時,疾病尚未完全累及大血管,因此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到腎臟專科就診,醫生會告訴有的患者有「微量白蛋白尿」。由於這些蛋白的分子量比較小,尿常規檢測往往不能發現。此時患者假如沒有及時診治,疾病繼續發展將累及腎臟及全身中大血管,臨床上也可出現浮腫、泡沫尿甚至腎功能不全等表現。此時,疾病雖仍可醫治,但已經錯失治療最佳時機。因此,在糖尿病早期進行糖尿病腎病篩查,檢測尿液微量白蛋白,對延緩疾病進展具有重要意義。

誤區2 只要腎功能正常就不會得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是在「不知不覺」中腐蝕著您的腎臟。糖尿病腎病有一個漫長的病程,一般分為五期:一期和二期沒有任何症狀,常規的血、尿檢查也正常,只是有一些腎臟病理的改變。假如此時能控制好血糖便可長期穩定甚至可逆。三期是早期糖尿病腎病期,同樣也沒有任何症狀,常規尿檢正常,但已有微量白蛋白尿。此時應用合適的降壓藥物,緩解腎小球內的「三高」,可以減少蛋白尿的排出,甚至阻止病變的進展。四期是臨床糖尿病腎病期。此時尿常規檢查已經可以發現蛋白尿,甚至是大量蛋白尿,患者可全身水腫。此時應採用綜合治療措施,全面控制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否則腎功能會進行性惡化,直至進進五期,也就是終末腎衰竭期,出現尿毒症症狀,需要透析或腎移植。為此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一定要定期體檢,尤其是要重視尿液檢查。

誤區3 糖尿病腎病只要控制血糖就行了 儘管控制血糖被公以為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第一道防線。然而,糖尿病引起腎臟病的原因和機制還有很多,控制以下環節同樣至關重要。

首先,控制高血壓尤其是腎臟內的高血壓。在糖尿病早期腎臟內血壓就可以升高,主要體現在腎小球高血壓,此時全身的血壓可以完全正常。腎臟內血壓升高使得腎臟承受了更高的工作負荷,受到損傷,進而出現蛋白尿,形成糖尿病腎病。所以糖尿病腎病的治療還要應用降壓藥,尤其是有效地降低腎小球內的血壓。在沒有全身血壓升高,而僅有蛋白尿包括微量白蛋白尿時,就應該使用一些特殊的降壓藥,以減輕腎小球的工作負荷,降低蛋白尿,保護腎功能。

第二、糖尿病患者還經常存在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肥胖等代謝異常,應該積極控制和治療。

第三、糖尿病尤其是出現了糖尿病腎病後,患者的血液往往很輕易發生凝固,出現血管內凝血,如腎臟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心絞痛或心肌梗死,腦血栓形成等。因此,還必須重視抗凝治療,包括口服和靜脈用藥。當然,適當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減少感冒,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保持科學的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也不可忽視。

誤區4 少吃豆製品就可以預防糖尿病腎病 大量研究證實,低蛋白飲食十分有利於糖尿病腎病的控制。但是,其關鍵在於控制攝進蛋白的總量,而不是單純嚴格限制豆製品的攝進。我們提倡優質蛋白(較好的動物蛋白)飲食為主,但不反對適當攝進植物蛋白(包括豆製品,其同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素,不含膽固醇),其條件是蛋白總量需要有效控制,優質蛋白至少佔50%以上。與此同時,還必須保證足夠的能量。平時吃的澱粉類食品,如大米和小麥是提供能量的「主力軍」。但這兩者都有一定比例的植物蛋白,假如再吃肉類,蛋白總量很輕易超標。既經濟又有效的方法是:用往蛋白的麥澱粉來代替一般的大米和小麥作主食,這樣可以適當增加肉類等優質蛋白的攝進,又可以滿足天天熱量的需要。

誤區5 糖尿病腎病是降糖藥吃出來或胰島素打出來的 對於長期服用降糖藥或打胰島素,不少病人顧慮重重,生怕使用降糖藥會傷及腎臟,甚至以為糖尿病腎病就是這些藥物引起的。實在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本身的發展過程。假如因畏懼藥物傷腎而置長期的高血糖狀態不顧,那就會適得其反。由於,導致糖尿病腎病的最大首惡實在是高血糖,而穩定血糖是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條件和關鍵。長期不控制高血糖極易引起腎臟改變,而持續損傷腎臟的結構與功能終極發展為尿毒症。因此嚴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腎病的關鍵。為預防糖尿病腎病的發生或逆轉早期腎臟病變,建議儘早強化血糖控制,糖化血紅蛋白目標值控制在7%。值得留意的是,當患者腎功能減退時,推薦使用胰島素降糖。同時由於腎臟對降糖藥物的代謝及排泄減少,較易發生低血糖,要留意監測血糖水平。

誤區6 糖尿病腎病沒有殊效藥,治不治療都會變成尿毒症的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尤其是慢性併發症。說起糖尿病腎病,很多人以為治不治療都會變成尿毒症。事實上,若能早期預防、早期就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可以阻止和調慢糖尿病腎病走向尿毒症的時鐘的。糖尿病患者從確診的第一天起,就應該同時就診於內分泌科和腎病科,定期進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篩查。如初次篩查未見異常,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複查。在積極控制血糖的同時,嚴格控制高血壓。血壓升高或原有的高血壓均會導致或加速腎臟病變的進展。同時,留意蛋白質的攝進,以優質動物蛋白為主。不要攝進太多的鹽,推薦食用植物油,減少腎臟負擔。糖尿病患者的腎臟比凡人的腎臟更輕易受到各種外來因素的損害,譬如藥物、感染、接受手術、各種造影劑的檢查等。如有以上情況,應至腎病科門診接受諮詢和建議
誤區7 糖尿病腎病儘可能晚透析 老嚴是一位有20多年「糖」齡的「老糖友」,近3年持續蛋白尿,現在血清肌酐已達500μmol/L左右,經常出現血壓失控、噁心嘔吐。醫生勸他早點接受透析治療,但老嚴一直不能接受,說是透析就如同吸毒,一旦「透上了」,不但終身依靠,而且間隔生命的終點就不遠了。那麼,糖尿病腎病患者究竟該如何選擇透析的時機呢?答案很明確——宜早不宜遲!

對於一般的尿毒症患者來說,肌酐清除率到了10~15ml/min就應該採取替換治療了,而糖尿病腎病患者透析的參與需要更早,一般在肌酐清除率到了15~20ml/min的時候,透析指征就具備了。假如患者出現了明顯的胃腸道症狀、難以控制的高血壓或者經常出現明顯的心衰症狀,則透析可以提前而不必過分考慮肌酐清除率。糖尿病腎病患者往往同時伴有其他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所以尿毒症症狀在他們身上的表現往往比其他患者要早而且嚴重,而透析(不管是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能清除毒素,減輕症狀,明顯改善代謝異常,還可以減少短期內死於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目前已有的醫學研究證實,早透析比晚透析的生存時間要長。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