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肚痛、嘔吐是腸胃炎患者的常見病徵,不過若徵狀持續一個月以上,可能是患上炎症性腸病。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發現,近20年,炎症性腸病在亞洲區發病率不斷上升,香港更高踞新增個案地區的第二位,平均每10萬人中便有3人患上此症,數據較2001年急增3倍。炎症性腸病患者病情反覆,無法根治,平均每10個病人中有7人一生中至少要接受一次手術,中大正成立資料庫收集數據,藉以提高醫護人員及患者的認知。
炎症性腸病可分為潰瘍性腸炎及克隆氏症,前者主要是大腸發炎,後者則可影響整個消化道。此症特點是腸道黏膜發炎,患者會嚴重腹瀉、腹痛、排便次數不規律及大便帶血和黏液,最終可致腸穿洞、腸閉塞,要施手術治療。
患者黃小姐今年36歲,早於14歲時確診克隆氏症,去年復發後,體重在3個月內急降20磅,半年前開始接受生物製劑注射控制病情,每次注射費用高達1萬元;另一位患者溫先生(圖2、圓圖)則由2005年開始,經常肚痛及胃痙攣,每次醫生均診斷為腸胃炎,更先後5次接受手術治療,首四次只是切除肛門附近的瘻管及盲腸,直至第五次才真正確診為炎症性腸病,並切除小腸,現時每3個月配一次藥,費用約1萬元。
中大醫學院消化疾病研究所助理教授黃秀娟指出,炎症性腸病成因至今不明,醫學界推斷與基因、環境、飲食習慣變化有關。她續稱,本身腸道益菌有免疫力,現代人十分注意飲食衛生,連帶益菌也被消滅,結果反令病毒容易入侵;而西式飲食文化多肉少菜、肥膩多油,亦可能加劇腸道負荷引發炎症。黃提醒,患者主要為20至40歲人士,建議年輕人多注意飲食習慣。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