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會接觸到皮膚的日用品包括護膚品、洗髮沐浴清潔劑、化粧品、染髮劑、面膜、濕紙巾甚至替BB 拭抹的專用濕紙巾等,充斥我們的起居生活。但你潔淨與扮靚靚的同時,可有想過部分日用品會含有防腐劑,有機會干擾體內賀爾蒙,也是造成過敏的源頭。消委會曾發表一項報告,指市面上一些嬰幼兒專用濕紙巾含有防腐劑MIT(甲基異噻唑啉酮)或Paraben(對羥基苯甲酸酯),並指這兩種物質影響皮膚質素及賀爾蒙水平,歐盟化粧品協會已建議停用。
究竟MIT 或Paraben 是乜東東?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指出,Paraben 是最早期的防腐劑,旗下的種類多不勝數,以不同的化學名稱出現,其實都是Paraben 家族中其中一員。它出現的形式多變,有水溶性、揮發性、油溶性如膏狀等等多分子整合現身。「Paraben 令人最頭痛的地方是,當它調製得不好時,會令人容易產生過敏,目前不少研究指出,對人體、兒童成長、免疫系統尤其是神經系統發育都有負面影響。」
由於技術上解決不到Paraben 的穩定性,於是出現了另一防腐劑MIT。雖然MIT 聲稱引致敏感症會少些,但同樣與Paraben 一樣,可在人體內殘留。「若殘留過多,亦可導致人體賀爾蒙病變及神經線影響。歐洲一些國家已對這兩種物質,應用在美容產品、藥物、清潔濕紙巾作出嚴格規管。由於MIT 和Paraben 成本低廉,若有不法商人隨意使用,可以無人知,而毒性要一段長時間才知,不是即時顯現。」
想當然把含防腐劑的日用品敬而遠之?事實上防腐劑有其實際用途。侯醫生表示,所有外用日用品在製作過程中有幾個考慮。一是皮膚滲入性,這過程可能短至10 分鐘滲入性已中斷,而且能滲入皮膚的所佔百分比亦極低;加上大部分外用護膚品都是合成化工製品,要用上澱粉質及有機化學品,衰退期亦相當快,表示暴露在空氣裡或打開來用時,有機會會腐變,令細菌增生,速度驚人。臨床上有數據顯示,外用護膚品擺放在空氣裡,極容易變質,因此防腐劑便應運而生。
二是防腐劑能穩定化學作用,令細菌不會增生,使產品能長時間使用。當化工藥品接觸皮膚時,人體上有一些正常的「夥伴」——細菌,若產品沒有防腐成分,塗在皮膚上細菌便容易發酵,有機會造成感染。
由於MIT 或Paraben 形象負面,產品不會標明含有這兩種成分,而且兩者種類眾多,除非對化學名稱很熟悉,有時會用上一些分子結構名稱,一般消費者很難單從產品上的成分,分辨上述兩種防腐劑。「我們都好希望可以找到一些代替品來取代MIT 或Paraben,惟目前仍無相關代替品,所以在日用品生產時,生產工序、使用量的規管十分重要。」
使用防腐劑的日用品導致敏感十分常見,例如刺激性皮炎和過敏性皮炎。「如用了某些日用品有問題,多數會想想是否與Paraben 有關。MIT 上述情況較少,但過敏性皮炎仍會發生。在臨床上見不少用了含防腐劑的外用護膚品或濕紙巾,出現皮膚敏感的情況。很多家長便以為這些濕紙巾含酒精,一用在面部或手等皮膚上,便感到有灼熱感,即我們常說的『醃親』,其實可能與MIT 或Paraben 導致的刺激性皮炎有關,是敏感的免疫系統反應。此外,這些物質若塗在敏感部位如女性下身,亦可能致敏。」
刺激性皮炎的徵狀是會有即時的皮膚疼痛、如被螞蟻躝過的感覺,嚴重的會有紅、腫、熱、痕的發炎表現,必須馬上用清水徹底清洗。但在夏天時很難分辨,因不知是曝曬後過敏抑或使用外用護膚品或濕紙巾所致。至於過敏性皮炎則是用了這些產品一段時間後,本身患有濕疹的情況愈來愈差,病情明顯加劇;亦有些本身並非濕疹患者,錯用外用品而產生了特殊的免疫系統反應。另外要留意是酒精在外用護膚品十分常見,揮發性快令人感到清潔容易,但最好少用含這類物質的日用品,因它帶刺激性也容易致敏。
日用品畢竟要塗抹在皮膚上,侯醫生建議可由成年人先試用,無特殊的皮膚反應才繼續使用,可避免致敏。兒童皮膚幼嫩,對產品的吸收及藥性毒性殘留會相當顯著,選擇要特別小心,愈少添加物質愈好。一旦出現皮膚敏感,要馬上停用並用清水徹底洗淨。「如無過敏可繼續用,但要留意有時一些生產商會改變產品的製造成分,好像一些染髮劑,用開無事,但某一次就出事。」
此外他提醒外出旅行勿帶未曾用過的產品,減少致敏風險。另外,陽光海灘、暴曬、飲酒,都會令皮膚的敏感機會大增,如有此情況侯醫生建議可塗上一些保濕劑或蘆薈用品紓緩發炎情況,如有紅腫、熱痛要盡快求醫。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