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生活壓力大,以致晚上經常睡不安寢。要解決困擾的失眠問題,專家建議可「學習睡眠」及嘗試「靜觀」。睡眠也要學習?原來一些看似簡單的道理可以讓人較易入睡;而靜觀不僅是宗教操練,亦可紓緩情緒,改善睡眠質素。
維持固定睡覺及起床時間、不在床上做睡覺之外的事、不要午睡……這些道理你或許聽過,但又有否持之以恒地去做?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院長黃仰山表示,以上均是改善失眠好方法。「為甚麼在床上不可以看書、玩電話?因會令身體習慣了在床上不睡覺,久而久之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入睡。相反,若習慣一到床上便睡覺,慢慢會變得較快入睡。」
至於靜觀,最早是由宗教發展出來的操練方法,有逾2000年歷史。至70年代,四間國際學府包括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研究將之用於治療痛症及情緒問題,發現有一定成效。一般人認為,靜觀就是安靜的坐著。黃仰山解釋,其實靜觀可以很多元化,坐著、站著甚至躺著也可。「最重要是在過程中專注於某一件事,如呼吸、或其他身體狀況。」當專注一件事時,腦海會浮現出一些情緒,此時可用第三者身份去看清這些被稱為「問題」的情緒。
黃指,多練習靜觀,日常生活上的情緒問題也會變得容易處理;當緊張及焦慮減少,睡眠質素自然得到改善。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