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視力模糊及變形,或是黃斑前增生纖維膜

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幫手,一旦出現病變又未有處理好,隨時便影響視力。但不少眼病都可能無聲無息,例如發生在眼內的黃斑前膜,便可威脅黃斑健康,引起視力模糊及變形等情況。七十多歲的姚女士,因為丈夫患病突然離世,子女擔心她健康也有問題,於是安排她接受身體檢查,雖未有嚴重健康問題,但就被發現視網膜前面增生了一塊薄膜,幸而情況屬於較輕微,未有影響視力,因此毋須做手術處理。

眼科專科醫生黎輝濤指出,這種在視網膜前面增生的纖維膜屬於很普遍的問題,一般稱為黃斑前膜,多見於50 歲或以上的人士身上,通常與眼球組織老化有關。他稱,眼球內的玻璃體與視網膜本來貼在一起,但年老後玻璃體會脫離,假如玻璃體變得不健康,便可能有細胞在視網膜前增生,形成一層薄膜組織。不過,這薄膜未必一定會損害視力,但若生長在黃斑點前,就有機會造成影響。

黃斑點位於視網膜的中心位置,擁有最密集的感光細胞,負責中央視力,亦是視覺最敏銳的區域,若黃斑點出現變化便會影響視力,對日常生活及工作會帶來很大妨礙。黎醫生表示,輕微的黃斑前膜可以沒有任何症狀,但當情況惡化時,拉力可引起黃斑皺起、摺疊和變形等情況,甚至引起黃斑水腫或穿孔等併發症,令病人出現中央視力模糊、視物變形等等問題。臨床上,黃斑前膜多影響一隻眼睛,但部分病人可以兩眼同時有事。

引起黃斑前膜的成因有很多,除了最常見的老化之外,糖尿病上眼影響到視網膜、眼底血管栓塞、曾接受視網膜冷凍或激光治療術後,又或眼睛曾經受傷或眼內發炎等也有關係。黎醫生稱,黃斑前膜未必會造成明顯的影響,對於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病人,可以毋須治療,只要定期監察便可,至於眼藥水、藥物或其他治療也無法令黃斑前膜消失。

他續稱,若病人的視力因為黃斑前膜而受到影響,例如視力明顯下降、視物有變形情況,便可以考慮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先清除不健康的玻璃體,然後再撕走前膜組織。近年眼底視網膜手術有很大的進步,玻璃體切除及黃斑前膜移除手術已不算是太複雜的手術。醫生只要在眼球表面開一些細小的傷口,然後把儀器放入眼球內,便可清除玻璃體及黃斑前膜。

黎醫生稱,患有黃斑前膜的病人,玻璃體通常也不太健康,亦是病患的根源所在,因此切走破璃體便能免除後患。而當玻璃體及黃斑前膜清走後,拉扯視網膜的壓力消失,視力也可以獲得改善。至於玻璃體的空間會逐漸被體液佔據,不會影響眼球的視力運作。但他指,若病人太遲才接受治療,黃斑點細胞已經嚴重受損,視力便可能無法恢復正常,因此提醒病人如有眼矇及視物變形等情況,宜盡快求醫,找出病因及接受適當的處理。

很多眼科疾病,如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等,若能及早發現就可以減低甚至避免視力受損。眼科專科醫生黎輝濤建議市民在40 歲時應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檢查,然後就再按風險程度而安排定期驗眼,以及早察覺潛在的視力威脅。

他稱,假如本身患有超過600 度的深近視,又或家族有青光眼病史等,便可能需要提早開始驗眼,而糖尿病患者亦要按醫生指示定期驗眼,避免視力受疾病損害而不自知。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