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是濃縮和儲存由肝臟製造膽汁的器官,進食後釋出膽汁協助消化高脂肪和油膩食物,一旦膽汁濃度過高,便容易像顏料般乾涸結成膽石,稱為膽石症,本港約有2至3%人受此症困擾。
西醫之言:
膽石症患者多無明顯症狀,約20%患者會出現反覆腹痛、黃疸、發燒等,若病情持續,醫生一般建議進行根治性的腹腔鏡微創膽囊切除手術,個別急性發炎患者可考慮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微創手術以內窺鏡進行,相比傳統手術傷口較小,感染風險較低,復原較快,成功率與傳統手術相若。術後患者雖失去膽囊,但肝臟仍會製造膽汁,故大部份患者均不會受太大影響。膽石症有可能惡化至胰腺炎、膽囊炎等嚴重併發症,故一般會建議患者及早治理。
中醫之言:
膽是六腑之首,存藏著膽汁的中清之腑,使膽汁能疏洩下傳消化飲食,即通降下行,若兩者其一出現問題,可致膽石症。中醫認為膽石症屬膽脹、脅痛,患者可感到脅間出現瀰漫性疼痛,由初起的持續性鈍痛逐漸加劇,其後劇痛可蔓延至右肩胛。
中醫治膽石症多以疏肝理氣兼除濕熱為主,除了處方中藥,近年以電針治療膽石症亦漸趨普及。電針治療有助增加膽囊的疏洩功能,也能放鬆膽囊口的括約肌,增加膽囊分泌,有助病人自然排出膽石。
西方醫學尚未有非手術方法根治膽石症,在國內早已有臨床實例採用西醫診斷,配合中醫針灸的非手術療法處理膽石症。本港亦開始有臨床試驗,研究能否為正輪候手術或對手術存有顧慮的病人,配合中醫電針療法排出膽石。期望日後中西醫協作研究,能為膽石症病人發掘更多治療選擇。
隔週三刊出
撰文: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莊清寧、中大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黃韻婷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50812/1925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