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太多及「唔願郁」,不但增加肥胖及心臟病等風險,更是都市人常受便秘困擾元兇,OL等辦公室一族是高危,持續腹脹及腹痛影響生活。專家教路,除了多吃高纖維食物,運動也不能缺,因身體太少郁動可導致腸道蠕動緩慢,引致便秘,建議平日可多走路、行樓梯等簡易方法增加活動量,有助踢走便秘。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教授梁偉強引述國際研究數據,約14%都市人經常便秘,尤其女性及長者,一些壓力較大的城市病發率會較高。便秘有兩大成因,其一為腸道長期蠕動太慢,可以屬先天或遺傳問題,部份人自小腸道蠕動緩慢,不容易排便,也有人因壓力大等情緒問題影響,或飲食習慣不良,如缺乏蔬果等高纖維食物、較少飲水,令腸道都「唔願郁」。
經常久坐是腸道蠕動慢的原因之一,「成個人都唔郁,腸又點會有郁動,所以幾忙都好,都應該要抽時間運動,放工要多啲行路、行樓梯」。他說,過往曾有年輕便秘患者,因腸道缺乏蠕動,嚴重至一個月才排便一次,最終需進行切除部份腸道的手術,利用造口排便,但此類個案罕見。
另一便秘成因是排便機製出問題,在正常情況下,當腸道蠕動時,肛門的括約肌會放鬆,令直腸伸直,以便排出大便。但部份人因未能放鬆,直腸不懂得伸直,造成便秘。排便機製出問題的患者,多為平日承受沉重壓力,如工作壓力太大人士。
都市人每當工作繁忙,即使有便意都會「死忍」,原來忍得太多,對腸道沒有好處,因為腸道會習慣儲存更多大便,逐漸便意消失,故應踢走忍便習慣。他表示,進食後腸道蠕動會較快,容易有便意,所以部份人進食早餐後,過一會便可以排便。想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不妨提早起床吃早餐,提供腸道蠕動機會。市民常將便秘症狀誤解為腸塞或生癌,他指出,腸塞症狀會包括腹脹及不能放屁,大便更會「向上谷」,引發嘔吐等不適,與便秘症狀有分別。腸癌患者早期大便習慣會改變,「成日去唔到、屙唔清」,大便形態會越來越幼,如鉛筆般幼小,甚至有出血問題。礙於部份症狀與便秘相似,若有懷疑應及早求診。
在中醫角度,便秘與飲食、生活習慣及體質息息相關。常見為進食太多辛辣、煎炸食物,導致身體變得燥熱,如腸胃積熱,便會引起便秘,出現大便乾結等症狀。此外,OL經常久坐,都會令氣機鬱滯,糟粕內停,即大便在腸道停留,不能下行,都是便秘成因。
註冊中醫師陳敏表示,體虛如常生病、氣虛如經常無氣無力、「瞌眼訓」等體質人士,也較易便秘。婦女產後失血太多,可造成血虛,令腸道津液失養引致便秘。一般長者較多屬陰虛體質,因大便乾結,也較難排便。此外,長期病患者長時間吃西藥,間中也會遇到便秘。要預防便秘,她建議每朝起床後習慣上廁所,有助培養規律的排便。此外,可利用手掌心搓肚按摩,有刺激腸道蠕動作用,做法為順時針圍肚臍搓肚一分鐘,然後逆時針再搓一分鐘。
她又建議預防便秘的保健食療,將黑芝麻、合桃肉及松子仁磨成粉,再混入適量蜜糖成膏狀,空肚食用,每次一至兩湯匙,每日可食用一至兩次,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如腸胃積熱嚴重,便秘患者同時有口臭、口苦口乾症狀,可將兩錢大黃放入熱水內「焗水」飲用。
通便食療
材料
牛蒡300克
甘筍200克
雪耳30克
瘦肉500克
薑2片、鹽適量
做法:
1.將所有材料倒入煲內,加入2公升清水
2.煲滾後轉中火,合共煲約1小時
3.加入適量鹽調味即成
作用:
潤腸通便、幫助消化
常受便秘問題困擾的OL,可嘗試勤練瑜伽幫助腸道蠕動。瑜伽導師表示,簡單如進行腹式呼吸練習,即吸氣時腹部脹起,呼氣時則收緊腹部,有助促進腸道健康。當腹部脹起時,肺部會壓著橫膈膜,令橫膈膜向下推,從而促進大腸及小腸蠕動。
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瑜伽導師鍾秀儀表示,腹式呼吸的關鍵為吸氣或呼氣時要深入及緩慢,才能達到效果。她建議市民每日進行5至10分鐘腹式呼吸,坐下或躺下都可以做。腹式呼吸再配合瑜伽動作,同樣可幫助腸道蠕動。如先屈膝坐下,然後俯伏在床上或瑜伽蓆上,雙手伸直。此動作本身有伸展上背的效果,若同時配合腹式呼吸,可為腹部內臟進行深層按摩,「身體趴臥度頂住個肚進行腹式呼吸會有難度,所以要用啲力先達到效果」。起初可先嘗試一至兩分鐘,適應後可延長到3至5分鐘。
另一動作為先平臥在瑜伽蓆上,然後雙手把右膝抱向胸前,至臀部後方感拉扯,再進行腹式呼吸,同樣先嘗試做一至兩分鐘,其後可延長到3至5分鐘。換腳再做,即左膝抱胸前,並同時做腹式呼吸。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