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適飲涼茶清熱祛濕抗病邪

炎熱加上翳焗潮熱的天氣,令人感到身體沉重,痱子、暗瘡統統爆出來。這時喝一碗清熱祛濕的涼茶,就能使人舒暢無比兼回復活力。除了涼茶舖售賣的涼茶外,還有愈來愈多的方便裝,如沖劑、即飲樽裝等等,其藥效又是否一樣呢?

廣東涼茶主清熱祛濕
涼茶可說是廣東特產,在其他省份很少見,因為涼茶的出現與本地的地理氣候有密切的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梁榮能教授指出,廣東嶺南地區氣候又熱又濕,需要特別的藥物去調理身體,以減少病邪入侵的機會。「中醫學說有六淫(又稱六邪),即6種致病之氣,包括風、寒、燥、濕、火、暑,而涼茶就主要針對濕和暑。」因此,對廣東人來說,飲涼茶有助清熱解毒,排出積熱濕氣。

他稱,用於煮製涼茶的材料,以往都屬於廣東山野間常見、隨手可摘的山草藥,「是不值錢的東西」,而很多用法和效用都是經過數百年的經驗得來,所以很多老一輩的人也懂得用山草藥。不過,現代人對山草藥的認識不多,胡亂在山頭採摘草藥可能會出事。

事實上,傳統民間對抗疾病很多都是就地取材,例如廣東用當地草藥煲涼茶對抗濕熱,而同樣屬於亞熱帶氣候影響的四川,就用「辣」來驅走體內的濕熱病氣

涼茶是否一定苦?

很多人把涼茶喚作「苦茶」,可見其味道並不太可口。

梁教授表示,涼茶通常都帶苦味,性味寒,假如要清熱,涼茶便愈苦愈好,利用涼茶的寒涼功效清除體內的熱氣,若只想取濕的功效,則毋須「捱苦」,而涼茶亦有很多種類,各有功效。

「本港常見的涼茶中,有些比較溫和,如羅漢果茶,利咽喉,針對喉嚨乾涸聲沙;五花茶的濕功效會較強;而廿四味和王老吉等能改善感冒、熱肚瀉;火麻仁就有助清腸熱毒,但有輕瀉作用,有些人飲用後會肚痛;至於雞骨草就有能清肝熱。」梁教授又稱,選涼茶也要看時節,例如春夏飲較苦味和寒性的涼茶較適合,如夏枯草、葛菜水,而冬天則可選羅漢果茶、火麻仁等。

有些人以為生飛滋、出暗瘡一定是熱,但其實未必。梁教授稱,有時問題可能是由虛熱引起,飲涼茶無助改善,而且熱可能是源於不同的臟腑,有腸熱但飲用清肺熱的草藥未必幫到;同時,熱又可以是表熱、裏熱甚至血熱,例如經常流鼻血的人可能是血熱,清熱濕的涼茶幫助不大。假如問題或症狀持續,最好由中醫透過望聞問切,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

涼茶能否日日飲?

雖然涼茶有保健抗病的功效,但卻不宜日日飲用。

梁教授解釋,涼茶性質屬苦寒,間中飲一、兩次當然無問題,但飲得太多會將體內的陽氣削弱,傷脾胃,長遠會對體質造成傷害,「年輕時不覺,到年老時才會顯現」,所以不主張市民把涼茶當水飲。

對於市面愈來愈多包裝涼茶出售,梁教授稱,無做過研究分析產品的內容,但這些似是飲料多於涼茶,因為很多也加了大量砂糖及其他調料,「真正的涼茶不會加糖,以免生痰」,要有甜味也宜選有補脾的麥芽糖。

5類人不宜飲涼茶
梁榮能教授表示,涼茶的藥性比較平和,大部分人都可以適量飲食,但有5類人士不適宜飲用涼茶,以免健康受損,包括:
. 體虛或患有慢性腸炎
. 患有風寒感冒
. 經期中婦女,否則可引致痛經及月經不調
. 孕婦
. 長者及幼童
另外,若飲涼茶後出現多過一次的腹瀉,又或有頭暈、嘔吐、心悸、胸悶及其他不適等,便可能是不適合或過量飲用。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