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多坐少動,常有腰痛困擾,查找原因,有脊醫指很多時都是姿勢性勞損,令腰椎弧度改變所致。因此在處理徵狀外,想痛症斷尾亟需加強復康訓練,進行抗地深吸力運動正是其一建議。人體脊椎排列呈S 形,共33 節椎骨中,腰椎有5 節,正常存在一個前弧約30 度的生理弧度。但註冊脊醫朱銘謙直言:「臨床很多腰痛病例透過X 光影像檢查,都發現有腰椎弧度變得過直,或是弧度過多的狀況。」
事實上,我們身體重量集中在軀幹,是故腰椎弧度作用一在卸力,二在椎骨間的軟骨(椎間盤)會有避震作用。「因此一旦腰椎弧度有改變,痛症便可能纏身。例如變得腰椎過直(弧度減少),椎骨前方受力會增加,軟骨也會處於不穩定狀態,較易向後褪出,觸及神經就會引致腰痛,甚至牽涉神經反射形成腳痛。另外若腰椎弧度過多,椎骨因較易失穩會輕度前傾,這『不正常』狀態也足以令周邊肌肉繃緊,引致腰痛。」
這類腰痛求診者,他指有慢性及急性徵狀之分。「急性者多是腰痛只出現了1-2 周,而慢性者痛症已然持續7 周或以上,部分個案更是困擾已上年計,而延醫原因,大多是覺得自己的腰痛是姿勢性勞損,以為無得醫。」但其實「腰椎弧度改變」這腰痛病因,更有可能是包圍脊柱的腰腹核心肌肉乏力之過,透過針對性的復康訓練,痛症困擾絕對可以減少。
「要明白的是,肌肉一般可分為移動肌及穩定肌。移動肌是指四肢活動手腳做動作的大肌肉,而穩定肌則是體積較細、集中在人體軀幹脊柱周圍的核心肌肉,其作用是穩定脊椎及椎骨之間的活動,減少椎骨偏歪情況。」可惜都市人多數姿勢不當,例如用電腦時習慣頭向前傾、縮膊之類的壞習慣,都會令到穩定肌愈來愈發揮不到功能,久而久之,穩定肌因無用武之地也會變得「唔識點用力」。「你可以想像,肌肉多是附在骨骼上,當人體骨骼位置不正確,穩定肌亦不能在正確位置用力,變相便容易因為忽略應用而肌力弱化,在惡性循環下更加扶不穩脊骨,令椎骨增加磨擦出現退化現象(骨刺),腰椎弧度亦再有增減變化。」
無力!正腰痛的你摸著那塊硬繃繃的腰部肌肉,很可能仍以為「咁硬點會無力」,但原來實情剛好相反,肌肉是處於過緊、過勞狀態,才會繃緊起來。「面對這種穩定肌乏力造成的腰痛,治療方法首先是控制痛症,配合手法治療、矯正關節位置等方法,令腰部肌肉張力減少。繼而想減少復發,重點就在復康訓練,令腰背穩定肌『有返力』,能維持腰椎在正確位置。」
腹背穩定肌的組成部分,包括腰腹位置的腹直肌、腹橫肌、腹斜肌,以及背部的多裂肌、骨盆肌肉等,想一次過全部鍛練肌力兼提升肌肉協調力,抗地深吸力運動會是一個建議選擇。「地深吸力的重力一定是向下的,抗地深吸力運動這個借助大型儀器進行的運動,就是要透過患者站在平台作360 度、8 個角度(前後左右、前左右側及後左右側)轉向時,身體為反地深吸力保持平衡而不自覺收縮腰腹不同位置的穩定肌,藉此達致訓練肌肉耐力及協調力的目的,對身體維持正確姿勢防範腰痛,很有正面作用。」
這針對性訓練的傾斜幅度為0-60 度,以斜度愈大難度愈大。「因為一個人愈是傾斜,期間要維持腰部在正中位置,穩定肌便愈要發力才成。一般這運動練習約10-15 次,患者會明顯感到核心肌肉穩定性增加,腰部肌肉活動起來會更暢順,亦不會似以前般易。」所以說,別少看這運動只需人站著、雙手放胸前,其實已在不知不覺密集式的特訓肌肉耐力及協調性,我嘗試以傾斜度25 度、每個角度維持20 秒來練習,才完成一圈,人已有點冒汗,運動量真的不容小覷呢!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