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診間遇到病患這麼說:「醫師,我腰痛,因為我生產時有打脊椎麻醉!」「老一輩的人都嗎這樣說。」聽在耳裡,真為麻醉科醫師抱屈。其實,產婦產後會下背痛,其原因絕大多數不是這樣。
那麼,產後下背痛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筆者在超過十五載的臨床觀察,並參照一些學者的研究與看法,認為較常見的原因如下:
一、腰椎椎間盤突出症:多數的產後下背痛的患者,在懷孕前,都曾有一段長短不定的時間,有下背痛經驗。其中又以「腰椎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為最多。因為,這種疾病已經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少數患者雖然沒有下背痛的經驗,是因為脊椎內痛感接受器不多,突出的椎間盤,並未刺激到受器之故,並非沒有問題。)而懷孕期,母體會產生一種名為「弛緩素」的內分泌激素,可使母體的肌肉、韌帶、肌腱變得較鬆弛,延展性增加,好使骨盆變鬆,骨盆腔容易變大,以適應日益增大的子宮及胎兒,以及生產過程中骨盆必須的撐大。但是,這樣的變化,對於曾患有腰椎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是具有傷害性的。因為,它同樣會使椎間盤外包覆的韌帶等軟組織變鬆,使得椎間盤失去應有的保護及壓迫,再加上孕婦腹部變大、體重變重、腰椎自然的後傾等改變,以及產後鬆弛的腹肌尚未恢復,且需長時間抱嬰兒(重物),或彎腰為嬰兒換尿布、洗澡、餵奶等,椎間盤突出症容易加速惡化,因而造成產婦的下背痛,甚至是坐骨神經痛。
二、其次是肌肉筋膜疼痛症候羣。這往往是產婦因工作或生活的習慣性姿勢不良,造成某些維持姿態的肌肉羣,長期維持在一種緊繃狀態,阻礙了血液循環,使得肌肉因缺血而行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堆積,局部組織酸化,刺激神經,產生痛感。且因長期無氧呼吸的結果,肌肉無力,又必須持續出力,再加上現代人習慣晚睡早起,肌肉無法獲得足夠的時間去恢復。有的人甚至在睡覺時,肌肉仍然是緊繃的。這種情形,在婦女懷孕時會日益惡化。產後同樣需要長時間抱嬰兒,或彎腰為嬰兒換尿布、洗澡、餵奶等,終致疼痛難耐的地步。
三、身心症或憂鬱症等。有少數的患者,尤其是年齡過輕或過大而頭一次懷孕、丈夫是獨子且公婆給予較大心理壓力、或是本身是不孕症患者經多次人工受孕後初次順利懷孕至後期的婦女,在分娩前後會較易出現下背痛等症狀。臨床上的檢查,並未發現有任何疾病,有的就算有,其程度似乎與下背痛的強度無法吻合。
四、其他原因。似乎與婦女體型改變、因而改變脊椎或骨盆骨關節間相對位置,增大的子宮壓迫腰薦神經叢,懷孕後常長時間坐著、使臀肌或梨狀肌緊繃等,均會造成產後下背痛。
從以上原因來看,其實產後下背痛的原因,和一般人下背痛的原因,大致相同,只是因懷孕及哺乳期間,無法接受藥物或物理治療,且因分娩或生產的痛苦超越下背痛的程度甚多,在早期常被忽略或隱忍,直到非常嚴重時才來就醫。所以,筆者在此強烈的呼籲,婦女在懷孕前若有下背痛的情形,應該儘早至復健科醫師處求診,並接受治療,甚至應此納入婚前或懷孕前的例行檢查項目,方能防範於未然。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