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成人過度活躍症,四分之三抑鬱

說「過度活躍症」,很多人都以為是小朋友病,其實兒童患者中,6 成人長大後仍然患有此症,正深受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或衝動控制困難等徵狀影響,且數據顯示,有四分之三病例更會出現其他精神科共病如抑鬱、焦慮……年半前確診患有過度活躍症(ADHD)的Winnie,自言從小到大,家人學校及她本身對自我性格的詮釋,都只是「無記性」、情緒較易衝動。

「阿媽話我呢D叫大懵,會成日帶漏野,又會忘記東西放了在哪,試過配副新眼鏡俾我,不夠一星期我已經可以唔見。」其大懵表現持續至今,像這天訪問她出門忘了帶電話要丈夫幫忙送來、訪問後忘記取外套要公關提醒等等行為,已可說明一切。

至於情緒易衝動的表現,她訴說的例子更叫我驚訝。「我會好易就很開心很情緒高漲,簡單理解就是很易hyper,亦會控制不住要用行動去表現興奮,例如細個小二三時,同學說話不啱聽我會一巴打落人度,覺得這是一個行為表達;又例如到小四五跟同學玩得開心我會起飛腳踢人;再大一些到中三四地理考察分組跟好友同組,我會開心到咬朋友隻手;到後來結婚去澳洲跳笨豬跳,完成後跟朋友興奮的擁抱,也試過開心起來咬了朋友膊頭一啖。」又手又腳又出口,在她的理解是為了表達情緒,但其實這些都是衝動控制困難的ADHD 徵狀,只是她不自知。

可以想像,有這樣的衝動大懵性格,工作生活多少會有影響,尤其工作甩漏表現易惹不滿意,文件很多時也不知往哪裏找。

「就因為我不知自己有這個病,早幾年我從教師一職轉做行政工作,以前每日面對學生反應很有新鮮感,加上主科任教體育有足夠活動量,我工作是無問題的。但轉職行政後,不時要坐定定處理文書電腦工作,專注力不足就開始有影響,處理文件時我要飲很多咖啡奶茶、吃很多小食來幫助提神集中,未幾遇上較嚴厲的上司,因其態度時而投以一種『又唔見野』的藐視眼神,便激發起我的情緒引致抑鬱症。」她說自己抑鬱病發時,行為只能用一個「癲」字來形容。「我就似癲了一樣,飲完樽水要用個空樽來敲枱發洩,就算明知文件要存檔但情緒一起都會狂抓摷佢,待平復返再壓返平啲紙,完全控制不了要發洩的衝動。」

這情況持續近一年多,因為心理狀況影響身體,她經常生口瘡,睇家庭醫生問起知她失眠有很大壓力,講到哭時諗到兒子也似有事。「我讀特殊教育的,見自己情緒差牽動到個仔情緒都差,成日有對抗性行為,都估可能有ADHD,再加上聽過講座,知道ADHD 如兒時不處理,大個有機會有抑鬱,我不想他長大後有像我的經歷,剛好醫生轉介我睇精神科,便決定跟孩子一同求醫。」視為跟孩子共同成長的這一步,她踏出了,而且因為求診抑鬱症,她發現原來自己跟孩子一樣,都是ADHD 患者。「正面去看,這個病會令我容易接受新事物,會很易適應新環境,工作需要訪校時,任何課堂舉動都有能力覺察到。但同時我也要承認自己的弱項,明知自己一份文件睇三四次仍可能會有睇漏,要懂得轉變態度,有需要時尋求同事協助,令工作暢順度改善。」

此外,在做好工作規劃管理,事無大小都寫落記事簿提醒自己的習慣外,她亦有對症服用中央神經刺激劑類處方藥物。「我現時在服用短效可維持4 小時藥力藥物,當要處理大量文件時,我便會食藥,約半小時便可起效,有助我穩定情緒及增加專注力,令文書工作處理起來更有效率,同時也可減低情緒因工作受困擾的狀況。」眼看同步接受治療的孩子,情緒亦趨穩定改善,作為ADHD 病人及家長,她特意提醒說:「此症病童家長普遍都剩係會諗點去教好子女、點去要他們改善,忽略了檢視自己情況,事實此症有很大比率的遺傳性,家長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要多加看顧個人情緒,有需要應及早診斷用藥,以免像我一樣的延醫,引發抑鬱症或其他精神科疾病的風險。」

精神科專科醫生苗延琼表示,專注力失調及∕或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and /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一症,簡稱過度活躍症(ADHD),屬於一種神經發展失調障礙,在兒童病患中,約6 成個案長大後會成為有過度活躍症的成年人。「部分個案兒時徵狀不明顯,但去到高中升大學因學習模式不同,就容易有亂晒籠的表現,甚至試過有個案成長到做主婦呢份工,要她自行分配時間做家務湊仔,才發現自己有此症。」

分析ADHD 一症,存在有3 大核心徵狀:一是專注力弱,人做事易分心、粗心大意、難組織安排事項;二是過度活躍,人經常會周身郁坐不定;三是有衝動控制困難。「在徵狀上,不同病者會有個別的強弱表現,但影響因素相信都是與腦前額葉及邊緣系統的神經訊號傳遞物質(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失衡有關,研究發現此症遺傳因素高達7 成。」換言之,父母有此症者需留意孩子,相反孩子有此症的家長,也應一如個案Winnie 所言,應多關注自己有否徵狀。

臨床所見,苗醫生指兒時沒覺察徵狀處理,到長大後忽然會求醫者,多數是因為出現了精神科共病。「此症患者自小已多少有徵狀,很多時已練就出一套方法去協調生活,例如職業上選擇傾向經常走動說話形式的Sales、地勤,又或利用補償行為經常寫memo 做checklist 提醒自己別忘東忘西,只是如一旦出現情緒壓力或增加處理文書工作等因素出現,令補償方法也處理不到徵狀,就會有共病的可能性。數據顯示,75%此症成年患者都同時受其他精神科疾病如抑鬱、焦慮的困擾,致使他們因為共病往求醫,這才發現原來患有ADHD 的背後病因。」

論治療,她指針對成人個案,主要分中央神經刺激劑類及非中央神經刺激劑類,當中以前者如派醋甲醋(methylphenidate)是第一線首選藥物,藥物有長效(12 小時)及短效(4 小時)的類型,醫生會因應病情處方以提升病人專注力,令其精神更能穩定集中。「當然亦要平衡副作用,較常見為失眠、食慾減少、頭痛、焦慮等,一般用藥後患者平均徵狀改善度約有7 成效果。」另外在藥物以外,她指還要靠生活管理方法作配合,例如多給自己寫提示備忘、建立取用物件後放回原位習慣,以及增加運動量刺激多巴胺分泌等,以求進一步改善徵狀的困擾。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