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層滲出性視網膜病變又稱為Coats氏病,又稱視網膜毛細血管擴張症。其病因不明,無遺傳性,與系統性血管異常無關。
康× 男 39歲 視物不清1年餘。右眼視力為0・1 (矯正視力0・2),左眼視力為0・6 (矯正視力為0・7),右眼前節檢查無異常。散瞳下檢查見黃斑區及其顳側有黃白色滲出物,局部血管瘤樣擴張。左眼眼底檢查未見異常。右眼FFA檢查所見:黃斑區顳側呈片狀低螢光區,黃斑顳側毛細血管擴張,小動脈管壁呈串珠樣異常改變,微血管瘤及大片狀毛細血管無灌注區,異常血管滲漏,晚期螢光滲漏成片狀。診斷為:右眼外層滲出性視網膜病變(Coats)。
Coats病早期病變位於眼底周邊部,故無自覺症狀,當病變波及黃斑時才有視力減退。本病好發於青年男性,一般全身健康,12歲以下佔97・2%,80%以上為單眼發病,左右眼無差異。通常侵犯單眼,亦偶爾有雙眼發病者。本例患者為成年男性,比較少見。本病玻璃體一般清晰,偶見輕度混濁。視乳頭正常或稍充血。眼底改變可出現於眼底任何部位,但以顳側視乳頭或黃斑附近為多見,出現單塊或多塊白色或黃色不規則而隆起的視網膜類脂樣滲出,可高達數個屈光度,多位於視網膜血管下,濃厚者可遮蓋血管。在滲出的表面和附近,常可見深層出血和發亮小點狀膽固醇結晶。滲出的周圍常有散在及環形排列的小白點。在多數病例中,視網膜血管改變顯著,多位於視網膜第二支或第三支以後的小血管,動脈與靜脈均受累,管徑不規則,可有白鞘。早期病變表現為小動脈,管徑不規則,變細,並有球形或梭形瘤樣局部擴張,有時呈套紐結狀,可有新生血管和短路交通支。黃斑星芒狀或斑塊滲出,以後可機化成瘢痕。有的病例視網膜有大片出血,甚至侵入玻璃體,日後形成增殖性病變。在病程晚期,可並發白內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睫狀體炎、眼球萎縮等嚴重併發症。
本病從最初只有幾個粟粒狀動脈瘤及毛細血管異常,發展為滲出性視網膜脫離,所需時間不等,主要取決於血管異常的範圍和程度。對視網膜毛細血管擴張區進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療,封閉異常血管,阻止病情進展,但需要多次治療和長期隨訪。對視網膜脫離應作視網膜復位術。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