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為何腰背痛會痛到落腳?

腰背痛之苦,上班族無不心知肚明。但數慘烈徵狀,你準聽過有人的痛症是「由腰背痛到落腳」,連行步路都扯住痛。其實病情至此,問題已不只腰背痛咁簡單,而是涉及坐骨神經痛的範疇……臨床上,很多病人都會混淆腰背痛及坐骨神經痛。香港執業脊醫協會主席陳允灝解釋:「單純的腰背痛,痛點只會在腰部和背部,不會痛到落腳,除非病情已變得嚴重,併發坐骨神經痛,痛感才會由腰背→臀部→大腿後側→膝部→小腿後側→腳掌,出現由腰背一路扯住痛落腳的情況。」

問點解嚴重腰背痛會造成坐骨神經痛,他直言要從人體骨架結構著手了解。「人體脊骨由頸胸腰椎24 節活動脊椎組成,腰椎一共有5 節,其中第4 節及第5 節在整條脊骨的最低位置,所受壓力最大,也最易『出事』。而偏偏坐骨神經這身體最長最闊的一條單一神經,正正就是由腰椎第4、5 節及椎第1、2、3 節神經根匯聚而成,沿腰臀大小腿供應神經至腳板,所以一旦腰椎受壓,便有可能壓住坐骨神經,令患者出現由腰背痛到落腳的初期徵狀,再嚴重點更會麻痺無力,甚至因神經反應減少影響大小便。」

小問題可以化大,由此可見。至於腰椎第4、5 節容易「出事」的原因,關鍵在於不當姿勢,包括:

1.脊骨錯位:不論坐或企,只要姿勢不良,最受壓的腰椎第4、5 節也容易有關節錯位情況,擠壓神經線。

2.椎間盤突出:因老化、意外創傷,或坐姿不當(如不靠背坐、久坐不動)令腰椎第4、5 節受壓過度,椎間盤便可能突出觸及神經線,一般職業司機、OL、經常搬重物人士也是高危發病者。

3.梨狀肌症候群:坐骨神經「通過」臀部時,恰好在梨狀肌下方穿出來,故梨狀肌若因發炎脹大,也會壓住底下的坐骨神經,而常見引致梨狀肌發炎的原因是蹺腳坐姿。

4.脊椎前移:正常脊骨一節疊一節,但如因先天因素,又或過量大幅度後彎腰動作引致創傷,也有可能形成腰椎第4、5 節前移,壓住神經線。

一般簡單的腰背痛,陳允灝指出只要改善上述問題,再建立良好的姿勢習慣及多做伸展運動,應可自行處理。「但若病情已嚴重到有坐骨神經痛徵狀,因涉及神經問題,神經的復元能力較弱,亦有可能壞死,建議應盡快接受治療,例如矯正錯位關節、放鬆周邊肌肉、給發炎位置消炎等,令腰椎病位盡快減壓,才是上策。否則若繼續延醫,隨時一個突發性動作如咳嗽、打噴嚏、前彎腰或反身後仰,患者都可能併發急性徵狀,成條大腿後方痺痛到行步路都不成,臨床見過有個案嚴重到要坐輪椅求醫。」

防病Tips

˙提醒多活動:坐姿維持一久,腰椎第4、5 節所受壓力自會增加,因此每30 分鐘宜提醒自己要站起身鬆一鬆,或最低限度在座位上做些轉腰、伸懶腰的動作,以改善血氣循環,令壓力卸走。

˙身體要平衡:肌肉力量不平衡,很有可能造成關節錯位,所以不論坐企睡覺都要注意身體姿勢平衡,像睡姿最好平躺面向上,而坐姿就要雙腳踏地平放。但如因慣性姿勢難作改變,則切記習慣側睡者要不時左右轉身、習慣單側揹袋者要經常換邊、習慣坐著時蹺腳也要換腳。

˙多游水減壓:游水時人會打平身體,加上水有浮力,故游泳可說是唯一腰椎第4、5 節不用特別受壓的運動。

˙床褥軟硬度:床褥軟硬度直接影響腰部肌肉的繃緊狀態。一般如床褥過硬,睡時腰部會有虛位,亦即腰部弧度未能有足夠承托,當身體肌肉連睡眠時間也要工作無法休息,腰背痛問題也會更易纏身。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