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常有便便問題、上班族工作忙碌容易便秘……早前有調查發現,連就學的兒童,亦受便秘困擾。專家指出,若孩子每周排便少於3 次,或大便稀少呈水狀,家長便應加以注意。中大醫學院一項調查顯示,全港12%兒童有便秘問題。兒童出現便秘,除了由於遺傳、缺乏進食足夠纖維食物等因素外,最大原因是他們有忍大便的習慣,大便堆積在直腸內,形成宿便,容易令孩子失去正常便意,影響排便功能。有些孩子每次只排出少許,正因為直腸內有巨大的大便,而軟身大便從空隙慢慢滲出。調查亦指出,有嚴重便秘的兒童,要服食潤滑腸道的藥物,每隔數月更要入院進行洗腸通便。因此,家長宜為子女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防患於未然。
濟豐堂中醫藥研究中心註冊中醫師何婉珊指出,便秘是指大便乾燥堅硬、排便的間隔時間延長,或排出困難的病證。年紀較小的嬰幼兒出現便秘,大多是飲食不當所致。「嬰幼兒食品種類繁多,小兒飲食過量、進食過度香燥、過於精細(缺少纖維)的食物,均會導致燥熱內結,腸腑傳導失常,形成實證便秘。」
也有些孩子是因先天不足的問題,如脾胃功能虛弱,大腸傳送無力,或病後耗傷津液,大便秘結,無力送出所致,形成虛證便秘。「孩子排便困難,容易誘發食欲不振、睡眠不安;要是排便時用力過度,甚至會引起肛裂或痔瘡。」
實證便秘症狀:大便乾結、質硬、狀如顆粒、身熱面赤、口氣較重、唇赤、小便黃、胃納減、腹部脹滿等。
治則:順氣行滯,清潤通便。
虛證便秘症狀:面色(白光)白無華,神疲乏力,大便難下,強行大便後氣少,便質乾。
治則:益氣養血,開塞通便。
她強調,餵哺母乳的幼兒一般較少便秘,而飲用奶粉的幼身,宜注意開奶水份比例,並應採用適齡奶粉。滿周歲孩子飲食應保持味淡、易於消化,注意攝取纖維素,多飲水。她亦建議家長為孩子進行推拿,以改善腸道臑動能力、清實熱作用為主。摩腹5 分鐘:孩子仰臥位,家長掌部在腹部作圓周狀摩動,著重於中脘、臍中、關元等穴,揉臍5 分鐘。
捏脊:孩子俯臥位,家長採用捏脊法3 至5 遍,輕揉背部1 分鐘。
推七節骨:七節骨為腰部第二腰椎至尾椎之間。用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指腹由上向下推,稱「推下七節骨」,有通便、瀉熱作用。
揉龜尾:按揉尾骨端10 遍。
按揉足三里:孩子仰臥位按揉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 吋)10 遍。
何醫師強調,家長為孩子推拿時,手法要輕快柔和、平穩,更要持之以恒,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她補充:「要是肌膚破損、燙傷或有出血的部位,便不宜進行。」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