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資訊分享] 養成良習預防BB便秘

吃奶粉會令BB因熱氣而便秘?

有兒科醫生指,現今的奶粉配方已做到讓腸胃容易消化,家長不應胡亂轉換奶粉。此外,BB會因生活習慣改變,如戒尿片等而不肯排便,家長不應「靠嚇」,以免BB變成慣性便秘。

在國際醫學研究報告中,「BB便秘」有3個定義,要3項同時發生才可稱為便秘。首先是排便次數每星期少於兩次;又或者次數驟減,如由以往每日一次變為每3日才一次。第2是BB的糞便異常乾硬且呈波子狀,便秘機會亦頗高。此外,排便時特別用力,加上BB無故哭泣、腹脹、腹痛,甚至肛裂,亦是便秘的徵兆。

95%個案源於習慣
兒科專科醫生譚一翔表示,本港95%以上的BB便秘個案,是由功能性(Funuctional)問題所致,意思是BB身體沒有毛病,只因生活習慣不良或突然轉變而導致便秘。其餘的5%,則稱為器質性(Organic)便秘,或是由先天性巨結腸症、腸塞、甲狀腺素過低等疾病所致,需靠手術或長期診治改善情況。

他表示,要斷定BB是否便秘,糞便質地較排便次數更具決定性:「試過有個案,BB要18天才排便1次,但排出來的糞便是軟的,故也算不上是便秘。」

轉換奶粉於事無補
坊間有不少人認為,奶粉是BB便秘的罪魁禍首,原因是奶粉經過烘乾後會很熱氣。譚醫生指,很多媽媽會用薏米或竹蔗煲水沖奶,此舉對部分BB有效,但仍未確定原因,故不建議使用。此外,網上亦有傳BB吃了日本奶粉後,排便較暢順,但譚醫生提醒,部分日本奶粉有輕瀉成分,長期食用反會影響BB的腸胃。

最多家長會選擇不停轉換奶粉,直到BB便秘情況有顯著改善為止。譚醫生指這方法最沒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一直有對奶粉的成分及生產程序進行規管及監控,因此所有國家的奶粉,成分及營養基本上大同小異,家長轉來轉去亦於事無補。」

他又指,奶粉中的蛋白質、脂肪及礦物質,在過去數十年已有很大進步,成分容易被BB腸胃吸收,可令體內殘餘物變軟,方便排出。

循序漸進不宜「靠嚇」

在BB一歲過後,便會開始戒奶,轉食稀飯、肉粥等半固體食物,BB可能因為吸收水份驟減而便秘,屆時父母應在餐與餐之間多餵BB喝水,並可在稀飯中加入適量蔬菜,提高纖維的攝取量。

而在歲半至2歲期間,BB開始戒尿片,改為「坐鴨仔」。譚醫生表示,BB可能會因霎時間適應不到而拒絕排便,家長應盡量以鼓勵及獎賞方法教導,不應強迫或威嚇他們「坐至屙到為止」,否則BB可能因生怕而感到厭倦,造成慣性便秘。

認清便秘徵狀

Q:BB大便時用力就是便秘?

A:BB在排便時會暫停一切動作,甚至「谷」到面紅又手震,但並不代表是便秘。排便前大腸會收縮,肛門接着打開,肚臍附近會有「擠壓」感覺,BB「用力谷」是協助排便的正常反射動作之一。

Q:糞便質地頭硬尾軟是便秘的徵狀?

A:一般來說,糞便愈硬代表水份愈少,即糞便停留在腸道的時間愈長。BB的糞便頭硬尾軟,代表直腸吸乾了最前端的水,糞便的後半段仍然柔軟,只代表停留在腸道的時間短,故不算是便秘。

Q:大便顏色有異是便秘先兆?

A:BB便秘與否,與糞便的顏色完全沒關係。坊間一般指吃奶粉的糞便會偏綠,而吃母乳的糞便多為金黃色。其實,糞便的顏色除取決於BB吃過甚麼之外,還會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有否生病、體內的細菌含量、膽汁數量等,均會影響糞便的顏色。

Q:BB便秘時,糞便當中會有粒粒?

A:很多BB的糞便會有一粒粒較硬身的物質,即使水狀或糊狀的糞便亦不例外。食物去到腸道時,多已成了渣滓,碰上腸道內一些不致病的細菌,會產生化學作用結成粒狀,隨糞便排出體外。因此,那些粒粒其實是大腸中的殘餘物及細菌交作形成,屬身體正常運作。

宜從飲食入手
改善方法:

依足奶粉罐上指引調校,切勿擠壓量匙,令奶水過濃。

多喝開水,並可在水中混入小量葡萄糖。

4個月以上的BB,可喝一點蔬果汁,如蘋果汁或梨汁。

把蔬菜及胡蘿蔔碎混入稀飯。

盡可能餵哺母乳,以吃奶粉為主,可嘗試某幾餐轉餵母乳,如BB每日共吃30安奶,可試將其中6至7安士轉為母乳。

個案分享

何太的3歲兒子,從半歲起排便次數減少,由每天1次變為2至3天才一次,排便時十分用力,糞便亦較硬。何太曾試過以手指分開兒子的肛門,助他排便,但此舉卻令兒子肛門流血。

何太聽朋友說,可能是奶粉不適合才導致兒子便秘,於是經常轉換牌子,高峰期曾隔3天便轉一轉,但兒子的便秘反更嚴重。最後,她在醫生的指導下,改變兒子的飲食習慣,讓兒子每天喝一定分量的開水及纖維食物才有改善。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