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退休三個月 最易患抑鬱症

退休三個月 最易患抑鬱症圖片1
精神科醫生趙少寧(左)指,長者易在退休三個月後出現抑鬱症;旁為腦神經科醫生鍾鎮邦。

在職人士未有為退休生活充分打算,退休後百無聊賴,隨時陷入抑鬱症危機。有精神科醫生指,退休後約三個月出現抑鬱症求診個案有上升趨勢,退休前從事高職或專業人士更屬高危族,主要是因為患者退休後的自我形象,與退休前存有落差,同時失去工作及社交圈子,易令患者由憂慮變成抑鬱。

精神科專科醫生趙少寧指,長者抑鬱症狀與其他年齡人士不同,年長患者情緒未必沉鬱,卻容易感到焦躁緊張,又時常出現「周身痛」,但往往不能指出具體痛症位置。他說,近年持續有剛退休長者患上抑鬱症,退休後三個月是發病高危期,「剛退休仍然會感覺新鮮,但時間一長就會覺悶,甚至有抑鬱情緒」。專業人士有較高社會地位,退休後自我形象落差更大,出現抑鬱風險相對較高。

無記性被誤會腦退化
他表示即使家境富裕的長者,若未能處理好情緒問題,也有機會患上抑鬱症。此外,慢性疾病與抑鬱症也息息相關,患上抑鬱症的長者平均有3.42種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等。

腦神經專科醫生鍾鎮邦指,長者「冇記性」同樣可以是抑鬱症病徵,但容易被誤當作腦退化症。他指,腦退化症患者記憶力會持續衰退,難以有改善;若長者心情愉快或親友到訪時會變得特別「醒神」,則可能受抑鬱症影響。

抑鬱症可透過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舒緩,鍾鎮邦說,一般會處方鎮靜劑或血清素調節劑(SSRIs)治療,但鎮靜劑易上癮或影響記憶,血清素則會與心臟科藥物及抗生素互相干擾,不能同時使用。新一代血清素及腦腎上腺素調節劑(SNRIs)可減少藥物相互干擾,副作用也較舊式藥物少。

from:http://hk.apple.nextmedia ... art_id=16116139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