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教授陳友凱指出,三成思覺失調患者沒有及時求診,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思覺失調一般在15至50多歲病發,四成病人在15至25歲的青少年黃金時期病發。病發高峰期源於青春期腦部發育,刺激潛在的脆弱,並表現出來,但年輕患者求診率較成人低。
陳指,曾跟進一宗嚴重延誤治療的個案,一名在單親家庭成長的男童,自12歲起有妄想,經常以為別人想毒害他,一直留在家中拒絕上學,至19歲更嚴重至拒絕進食,家人才帶他求診,服藥後雖然迅速康復,但已錯過中學階段,「7年冇曬,冇讀書、冇考試、冇朋友」。
中學生走訪全港做義工
為了加強年輕人對思覺失調的認識,賽馬會思覺健康計划去年底推出「思覺車」流動服務,邀請5間中學的學生做義工,走訪全港各區,提供有關思覺失調的社區教育及諮詢服務。參與計劃的藍田聖保祿中學學生Vivian表示,與思覺失調病人接觸後改變不少錯誤想法,例如他們不一定好暴躁或情緒好差,更發現不少人其實好乖,很想盡快康復。另一學生Sharon則指,與不少年輕人一樣,很少留意思覺失調的資訊,參與計劃後獲益良多,更學懂放鬆精神10式,有助「日日好心情」。
記者潘柏林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50805/19243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