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音樂自療,彈Ukulele釋放抑鬱和焦慮

聽音樂可以平靜情緒、撫慰心靈。情緒病患者參與音樂,更可抒發感受和減壓。東華三院有精神健康中心推出「音樂自療」服務,透過教情緒病患者玩Ukulele(夏威夷小結他),讓他們適當表達情緒,打開心扉,釋放抑鬱和焦慮。有結他演奏家指繁忙都市人聽古典音樂有減壓作用。

東華三院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社工羅慧英表示,該中心現跟進約一千一百宗情緒病患者或有相關症狀個案,逾半患抑鬱症。以三十至五十多歲的中年人為主,當中又以女性較多,例如婦女因婆媳關係、丈夫有婚外情或子女吸毒飽受情緒困擾。除傳統的藥物治療外,中心會為患者提供各類治療及輔導小姐,通過音樂、園藝、烹飪、瑜伽等協助患者改善情緒。

該中心於前年推行Ukulele情緒舒緩小組,安排六至八名情緒病患者或康復者為一組學習玩Ukulele,為期四至六節,每節約一個半小時。藉此抒發感受,更有助病友們分享患病經歷,至今累積約五十名學員參與。

羅慧英說:「音樂唔一定淨係聽,學習用唔同樂器,例如隨意打鼓都可以表達情緒、釋放壓力,參加者唔一定要識音樂。」

東華三院於二○一○年推出Radio-i-care友心情網上電台,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資訊。除上載電台節目,還有自學身心課程。有份錄製節目的古典結他演奏家莫廸輝說:「自己演奏音樂,比聽音樂更能直接表達感受,好過唔開心時擲物件。患者玩Ukulele可透過樂器嘅快慢節奏、大細聲作抒發」。

Ukulele本為伴奏樂器,可奏出輕鬆音樂,發聲原理與結他一樣,並比較易掌握,適合六歲起兒童學習,他曾教導年幼至四歲兒童玩Ukulele。

港人生活壓力沉重,莫推介可多聽古典時期(一七五○年至一八二○年)及巴洛克時期(一六○○年至一七五○年)的音樂,有助穩定情緒。其中莫札特音樂充滿創意,有令人開心的作用。他最近為該電台錄製一系列抒情的古典結他音樂(見表),可令人放鬆身心。

友心情網上電台本週六於銅鑼灣時代廣場及東角道行人專用區,舉行電車及老爺車巡遊嘉年華,有巡遊活動和攤位遊戲,向市民推廣精神健康訊息。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