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膝關節前外側受損之謬誤

膝關節前外側受損之謬誤圖片1
兩年前,有醫生發現人體膝關節的前外側另有一條韌帶一直被忽略,並稱之為前外側韌帶(ALL)。資料圖片
膝關節前外側受損之謬誤圖片2
兩年前,比利時有位醫生發現了人體膝關節的前外側其實另有一條韌帶,一直為人所忽略,並稱之為前外側韌帶(ALL)。這個號稱「新發現」頓時在運動醫學界掀起了一場風波。有小部份醫生立即追隨此概念,為前十字韌帶斷裂的傷者同時重建ALL,以圖額外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

遠在1879年,Dr.Segond已經提及膝關節前外側關節囊伴隨前十字韌帶的創傷,並判斷在大部份的情況下,前外側的關節囊都能夠癒合,並不需要作出修補。在80年代初,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尚未成熟時,確實有一部份醫生會替前十字韌帶斷裂的病人在膝關節前外側加建一個組織,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但此做法只是為了減少前十字韌帶斷裂後帶來的不穩定,並沒有在手術過程中重建韌帶。隨著微創鏡下重建前十字韌帶的普及化,這種開放性及效果未如理想的手術,也越來越少人做了。

然而,ALL究竟存在與否、重建手術的適應和副作用,以至臨床效果,仍然頗具爭議。最近在美國及日本的運動創傷聯會上,總結了最新的研究和發展,並提出建議。在解剖學及組織學上而言,並沒有確實證據證明ALL的存在,而在膝關節前外側,只有一些厚的關節囊組織,以及髂脛束的分層薄膜,但並沒有韌帶的發現;在生物力學上,此組織亦十分脆弱,遠遠比前十字韌帶和髂脛束的張力少,而對膝關節的穩定性貢獻也很少。在前外側關節囊受傷的個案中,膝關節也不一定會出現旋轉的不穩定性,暫時亦未見在重建前十字韌帶時,有需要同時重建ALL,反而擔心會過份收緊膝關節,引致活動受限或疼痛。在前十字韌帶再斷裂並進行翻修手術時,若還有其他負面因素(例如半月板後角完全失去),那進行前外側組織的加強或重建,則有可能幫助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執行總監容樹恆醫生
隔週二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from:http://hk.apple.nextmedia ... 160802/19719375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活動膝關節防退化

膝關節前外側受損之謬誤圖片3
【伸展膕繩肌】
中年人也可膝關節退化,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兼物理治療師方少萌表示,長期姿勢不良、過胖均會增加膝關節負荷,令退化提早來到,中年人出現膝關節疼痛、發熱、腫脹、僵硬,長期不治理更會令腳部變形,隨時寸步難行。不想膝關節提早退化,除了減肥和改善不良姿勢外,勤做運動亦可強化肌肉,保持膝關節活動幅度。以下3個運動建議每天做兩個循環,但當疼痛加劇,應尋求醫生或物理治療師專業意見。

記者嚴敏慧

【伸展膕繩肌】

坐在床邊,一隻腳放在地上或穩固腳踏,另一隻腳伸直放床,腰背挺直,上身前俯,大腿後膕繩肌應有拉扯感,維持10秒後放鬆,換腳再做,重複20次
膝關節前外側受損之謬誤圖片4
【活動膝關節】

俯卧後一腳屈膝盡量貼近臀部,大腿前四頭肌應有拉扯感,維持10秒後換腳做,重複20次
膝關節前外側受損之謬誤圖片5
【強化四頭肌】

仰卧再將圓筒形物如奶粉罐放一邊膝頭下,慢慢伸直膝關節,腳向上升,維持10秒後放鬆,換腳再做,重複20次
示範: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博士研究生、物理治療師鄭庭瑤
攝影:朱永倫
from:http://hk.apple.nextmedia ... 160920/19775732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