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落樓梯膝頭痛,關節發出「咔咔聲」,均為關節退化先兆。骨科醫生表示,近年越來越多人玩滑水、滑雪、滑板等運動,但業餘性質加上訓練不足,膝蓋受傷個案亦隨之增加,醫學上已證實,當運動創傷如十字韌帶或半月板撕裂未有妥善治療,關節退化可早於40歲前出現,但部份人病發初期以為舊患復發未理會,求診時病情已經惡化。
記者:嚴敏慧
陳志健醫生
骨科專科醫生陳志健表示,骨頭間有數毫米厚的軟骨,作用是避免骨頭間直接磨擦,年輕時正常軟骨損耗能重新生長,但隨年齡增加新陳代謝變慢,磨損速度較補充快,軟骨就會越磨越薄,關節痛就會出現。故退化性關節炎大部份患者為長者,「60、70歲比例高,即使冇病徵去照X光,可能三四成會有退化跡象,例如骨刺」。
上落樓梯痠痛響警號
惟年輕人曾經受傷令軟骨有缺損,會令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出現。陳指,近年運動受傷個案增加,大部份患者為業餘,愛好滑水、滑雪、滑板甚至極限運動,卻訓練不足容易受傷,有可能對關節造成永久傷害。他指,如十字韌帶或半月板受傷失去避震功能,軟骨會不斷磨蝕,即使做手術修補或磨平,但關節已不能完全回覆正常,40至50歲壯年已可有退化關節炎問題,「冇處理傷患會更嚴重,20歲受傷,30歲可能已經有關節退化」。
退化性關節炎的初期症狀經常被人忽視,陳指,關節退化最初期常見是上落樓梯膝頭有痠痛感覺,患者會覺得不夠力,繼而不願行樓梯,但長者一般會認為年紀大屬正常情況,曾膝頭受傷人士則認為是舊患不用理會,忽視這些警號的結果是病情繼續惡化,關節出現「咔咔聲」甚至會痛,之後連行路也感到痛,以至關節腫脹,甚至關節變形。
陳稱,關節退化一旦開始,情況已不能逆轉,但可以用不同治療拖延退化時間。例如急性發作時會用止痛藥,之後加入非入侵性治療,如物理治療重新鍛鍊關節柔韌性以及改善步行姿勢等,亦可嘗試口服葡萄糖胺是否有用。若病徵持續,可以在患處注射透明質酸,猶如潤滑劑可令軟骨磨擦減少;情況嚴重則可能要做清創軟骨的微創手術,全部無用則要置換人工關節。
少穿高跟鞋減負荷
預防勝於治療,陳提醒市民要保持膝關節健康,除了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重,日常生活中女士應減少穿著高跟鞋,平日要做適量運動及每日拉筋,有助保持關節活動。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61007/1979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