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或夜晚起床時腳板底著地一刻刺痛入心,或行路時間長便足底痛,隨時是患上困擾不少都市人的足底筋膜炎。中醫師指出,經常站立,少做運動、長期處於冷氣環境及年紀大等,都會增加患足底筋膜炎風險。中醫治療包括針灸可疏通局部氣血改善痛症,再配合有利水祛濕及活絡功效的湯水更佳。
記者:梁麗兒
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註冊中醫師劉錦偉表示,足底筋膜炎成因眾多,在中醫角度,現代人經常「嘆冷氣」或長時間在冷氣環境工作,加上缺乏運動,均可致身體氣血凝滯,當氣血不通則帶來痛症。長者則因肝腎不足,筋肉失去濡養(即失去滋養),都容易出現痛症。另外,有扁平足、長短腳或肥胖問題,令雙腳受力不平衡或過重,也是引致足底發炎的元兇。工作需要長期站立人士,例如銷售員、教師及紀律部隊等,因足跟負荷較重,同屬患者高危一族。
發炎不理可致生骨刺
臨床上因足底筋膜炎求診大部份為40多歲中年人,包括銷售員、教師等。劉指,症狀包括落床後足底刺痛、長時間走路、「拎重嘢」或跑步期間都會腳痛。部份人因足底筋膜長期發炎不理,導致足底的跟骨出現骨質增生即「生骨刺」,因痛楚嚴重致無法正常工作,影響生活質素。
利用針灸、推拿等中醫治療有助改善足底筋膜炎病情,劉稱,針灸有調和陰陽、疏通局部氣血的功效,同時可鬆解足底軟組織的黏連問題,減輕足底繃緊症狀。原來發炎位置會積聚水份、即發炎液體,當凝固便產生黏連,加劇繃緊問題及欠缺彈性,故鬆解黏連組織,可提高足底的柔軟度,推拿則有減低軟組織黏連的作用。常見施針位置包括足跟內緣的痛點,以及小腿後方肌肉等,有助減輕足弓的肌張力。
中醫認為發炎位置會有水腫,可飲用湯水如「青木瓜牛大力祛濕湯」改善,以薏米、牛大力、青木瓜及豬𦟌煲湯飲用,有清熱、利水祛濕等功效,其中牛大力有補肝腎、強筋骨作用。此湯水特別適合急性發作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即患處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丹參田七活絡湯」則有活血化瘀及止痛功效,材料包括丹參、田七粉及雞,其中田七可活血化瘀。此湯水適合慢性發炎、足底筋膜炎經常反覆發作人士飲用。臨床上相關中藥治療需視乎個人病情,常見處方包括「獨活寄生湯」有補益肝腎功效。
劉指,足底筋膜炎患者要小心選擇鞋履,女性患者尤應避免長期穿高跟鞋,因為會加重足跟的負荷及更受力,若上班必須穿著,回到公司後應除下高跟鞋,讓足部鬆一鬆。平底鞋也並非最佳選擇,因為欠缺足弓承托,會令足弓加劇受力,建議揀選足弓承托較佳、鞋底不能太硬的鞋子,同時避免長時間走路,或走路時拿取重物,以免加劇雙腳負荷。
伸展足底筋膜運動
1.右腳向前屈曲,左腳向後伸直,保持10秒。轉腳再做。做10次,可早晚進行。
2.左腳腳前掌撐牆角,身體微微向前傾,至左腳筋膜感到牽拉,保持10秒。轉腳再做。做10次,可早晚進行。
周智堅攝
示範:中大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註冊中醫師鄭雅丹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60729/197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