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港人餐餐多肉少菜,醬汁肥油多籮籮,增加患糖尿病風險。糖尿病屬「隱性」疾病,初期毫無病徵,一半患者確診時已有糖尿眼、腎功能受損等併發症。香港大學早前研究發現,長時間坐在車廂內的職業司機屬高危一族,近一成無病徵的司機驗血才驚悉患糖尿,另有一成人屬糖尿病前期。為提高市民警覺性,港大推出智能手機應用程式,用戶輸入餐單及身體指標等,便可自評糖尿病風險。

多做運動可減低患糖尿病風險。
港大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楊俊業表示,糖尿病的早期病徵不明顯,如有微蛋白尿,小便未必有「起泡」現象,需檢驗小便才可確定患病,到出現起泡蛋白尿,病情或已拖足十年,之後或陸續影響腎功能,增加腎衰竭等併發症風險。
多在外用膳少吃果不健康
港大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臨床教授林露娟表示,港大於○七至一○年間,訪問三千三百多名無糖尿病史的本港職業司機,他們平均五十一歲,男性佔九成三,獲安排驗血糖、血脂等,結果發現百分之八確診糖尿病,其中近百分之五為四十歲以下;一成人有高血糖,屬糖尿病前期。林露娟稱,職業司機長時間工作,缺乏運動,僅四成人每周運動一小時及僅一成八人每日吃兩個水果。多數司機在外用膳,飲食不健康,屬糖尿病高危族。
她指部分高「升糖指數」食物宜少吃,包括糖果、汽水等,而白米飯亦是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建議可混合燕麥、糙米等五穀,有助減慢身體吸收消化,待胰島素分泌充足,血糖便不會飆升。她又建議市民每周運動四小時,每日吃五份蔬果,可減低糖尿風險。

的士司機長時間留在車廂,大多缺乏運動。

港大推出智能手機程式,助市民評估糖尿病。(張美蘭攝)

港大推新APP 測血糖風險
港大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梁綺雯表示,港大多個學系早前合作推出智能手機免費應用程式「HKUDRS」,市民登入後可輸入身體指標、病史、生活飲食習慣等資料。系統運算後會評估市民患糖尿病的風險,如屬高風險,建議諮詢家庭醫生意見,商討需否做檢查,另可在程式內留下電話及電郵供港大跟進。
慎防糖尿病貼士
一般人年滿四十五歲,應至少每隔三年驗血糖。如有肥胖、家族史等高危因素,不足四十五歲也應每隔三年驗血糖
少吃高脂、高糖食物,包括汽水、糖果等高「升糖指數」食物
每日吃五份蔬果,多以糙米、燕麥等五穀類混合白米煮飯
每周至少運動四小時
如持續有小便起泡等病徵,或屬蛋白尿,應盡快求醫
資料來源:港大教授林露娟、名譽助理教授楊俊業
from:
http://orientaldaily.on.c ... /00176_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