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糖尿病缺乏病徵,平時甚少病痛的年輕人更會認為「唔關我事」。為了提高公眾對糖尿病的關注,香港大學開發全球首個供華人使用的糖尿病風險評估App,可簡易監察自己是否屬高危族,只需輸入個人資料如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及飲食習慣等,系統會分析風險,準確度達七成,更會提供個人化建議,如蔬果進食量及運動量。
記者:伍雅謙
糖尿病分為一型及二型,前者屬自身免疫系統失調,後者則與體重、遺傳及飲食習慣等後天因素有關。港大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楊俊業指,本港估計約有一成人患二型糖尿病,由於早期無明顯病徵,估算約46%病人未被確診,若及早在糖尿病前期接受治療,可有效減輕病情惡化。
答10條問題作評估
港大內科學系、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與護理學院專家進行研究,開發手機App「糖尿病風險評估」(HKUDRS),是首個評估糖尿病風險的中文版App,供免費下載,對象為18歲以上,未確診糖尿病人士,只需輸入身份證首四個數字,回答有關個人資料及飲食習慣共10條問題,系統便會計算出糖尿病屬「一般風險」或「高風險」,再作出建議。若高風險人士改善生活習慣,風險便會降低。
以19至34歲女士為例,體重指標(BMI)不超過23,沒有高血壓或血糖偏高,雖然每星期運動少於4小時及進食少於一碗蔬菜,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仍屬偏低,系統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及進食1.5杯生果及2.5杯蔬菜。
但一名45至54歲的中年男士,BMI逾30,曾使用藥物治療高血壓以及有血糖偏高,又缺乏運動及少吃蔬果,便屬於高風險人士,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及進食2杯生果和2.5杯蔬菜。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梁綺雯強調,App準確率達七成,但並不代表確診,若屬高風險人士,便需找醫生檢查。
App在Google Play及Apple App Store上架兩個月,已有約500人下載,App內的計算程式來自芬蘭研究。梁綺雯希望透過App收集的數據,最終研究出配合華人飲食習慣的計算程式。市民在App內只要進一步回答約22條有關個人健康、家族病史及控制糖尿病的問題,便能提供更多資料予港大進行研究。
10大糖尿病高危因素
-肥胖(體重指標23或以上)
-有糖尿病家族史
-高血壓
-血脂異常
-曾患妊娠糖尿病或誕下逾9磅的巨嬰
-缺乏運動
-經常出外用膳
-年齡較大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
-卵巢多囊症患者
資料來源:港大醫學院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40828/1884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