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在家治胃癌

韓劇很多觸動人心的劇情,都關乎疾病,像胃癌病發嘔血的畫面,我估不少人都會喊到「記晒入心」。但事實胃癌徵狀多不明顯,本港常見發病組群是60+歲以上長者,故此提升病者生活質素,更加是治療關鍵。當洪如石精神抖擻的出現在我眼前,很老實,他真的一點也不似是胃癌病人,事關他完全沒有想像中已切除胃部患者的虛弱、無精神、沒力氣等等表現。「我是前年約6 月發病的,當時71 歲,徵狀開初都只是進食後有胃脹胃氣頂住,也睇過家庭醫生以為是腸胃炎很小事。只是胃部就是持續反覆有不適,沒多久更覺得胃部間中會痛一痛,甚至連飲茶喝水也有點想反胃,由於徵狀愈來愈嚴重,遂求診專科做胃鏡檢查。」

結果報告一出,已確診胃部有腫瘤,應是惡性。隨後在8 月他進行切除手術,開胸將整個病灶胃部切去,消化道直接駁落腸道。「經抽癌腫組織化驗,確診是胃癌三期半,但幸好沒擴散轉移,醫生都話切胃後『執清晒』。」而術後滿以為好一段時間要吃流質食物的他,自言可能平時有運動習慣關係,才兩個月已可吃爛飯仔,數月後更可如常食返普通飯菜,胃口更出奇咁好。

「許是體能較好吧,我退休前是警察學堂教官,至今每日都有行山耍太極的運動習慣,康復進度的理想連醫生都形容是奇跡。」而這樣的理想狀況,其實很大程度跟在家治癌的化療選擇有關。

胃癌病人進行手術切除後,都需要跟進化療,所以他手術後1 個月起,亦開展了為期1 年的口服化療藥物治療。「當時醫生說可以揀針藥化療或口服化療藥物,我和家人商量後,認為口服化療藥療程雖較長要1 年,但因為可在家進行治療,不用出入醫院打化療針,相對較舒服,便選了此療法。」憶述這一年的在家化療治癌體驗,他很老實的說:「初用藥時有較多輕瀉反應,尤其飲奶類後,幾乎半小時便要上廁所,皮膚亦有色素沉著的表現,但整體而言我是食得瞓得行得,大部分時間都可如常行山,我幾乎也不當自己是病人。」說幾乎,只因口服化療藥再方便,也是化療的一種,按用藥模式(服藥4 周、休息2 周)服藥的他,有時也會有骨髓抑制,尤其服藥至第3 至4 周可能會有白血球偏低情況,「此期間是可能會有點累,又或睡得無咁好,但通常都只需減少出街去人煙稠密的地方,以減少感染風險而已,也沒甚麼很辛苦的反應。」

說癌症化療,大多數人印象中仍是會又嘔又甩頭髮會很辛苦,特別胃癌病人切胃後無啖好食,身體更應該是很虛弱要長期臥床,多得有他現身說法,我們才知現時做化療已非想像中的恐怖。問病後最大的影響,他說是飲食改變。「以前我食得幾鹹,雖戒煙多年,但仍有飲酒習慣,年青時更是每周都會飲三幾次烈酒,至近年則飲紅酒啤酒,這些(壞習慣)我病後統統都改了,戒酒之餘,吃的食物亦很清淡。再者,我身體沒了胃吃喝變得『直腸直肚』,現時進食也要多加咀嚼咬爛食物,故較硬身難消化的果仁、冬菇、柿類及糯米,又或是刺激性的辛辣、酸食等食物,我也沒再吃。」健康體魄所需的,除了做運動,還要注意飲食,病後的他完全明白了。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林嘉安表示,像洪如石般年逾60 歲、男性,有吸煙飲酒等危險因素的癌症病例,其實是本港較常見的胃癌個案。「據香港腫瘤數據資料庫顯示,胃癌普遍發病年齡為60+歲以上,整體60 歲以下較年青發病的個案,每10 萬人只有2 例,較之60+歲組群的每10 萬人有70 多例,發病比例明顯存在差異,而這數字在過去10 年也沒多少改變。」

以數論數,他指本港胃癌發病率每年約為1,000 至1,100 例,當中6 成個案是男性。「胃癌徵狀較為『陰濕』,主要都是進食後容易胃脹、頂胃,但這徵狀很易混淆,以致很多時病患要到病徵很明顯才求醫,進行胃鏡檢驗確診時,已較後期。」因胃鏡是入侵性檢查,正常不會隨便進行,但臨床如發現個案有以下懷疑因素,他建議都值得早作檢驗,包括有:一、持續病徵最少1 個月;二、60+歲以上及三、伴同病徵如體重大減或流血徵狀。「即如半年內體重減輕超過10%,但沒有明顯原因者,都需要懷疑,事關胃癌患者胃部有腫瘤,進食量受影響外,腫瘤本身代謝率高亦會耗用較多能量使人消瘦。另外有流血徵狀如嘔血(嘔出類似咖啡渣物體)或便血(有深黑色大便)等,亦要注意。」

事實胃癌以第1 至3 期為初中期,治療目標是根治為主,但林教授指臨床少於10%病例可第1 期確診。「常見個案都是3 至4 期,而第4 期的後期個案,更是佔上3 至4 成,因患者癌細胞已擴散,以現時醫學水平只可控制病情。」 說初中期胃癌可根治,主要是靠手術切除+化療的治療模式。「傳統上,胃癌是較惡的癌症,所以就算已切除胃部,因胃部有很多淋巴血管包圍,就算已切清晒眼見的腫瘤,也可能有微細的癌細胞通過血管或淋巴潛伏其他身體位置如腹膜、肝臟或肺部等,故病例術後都要跟進化療,以達致根治效果。」他補充,十多年前胃癌手術後是跟進放化療,但近年因為手術技術提升可更切清腫瘤,故普遍認同病人手術後接受化療已足夠,毋須再做電療,以免增加副作用。「電療本身是輻射,也會增加患癌風險,且電療部位附近器官也存在較易衰退的可能,故對已切除胃部、進食消化受影響的胃癌病人而言,再加電療會更加傷。」

至於化療,他指隨著科技推陳,現時胃癌化療療程也已有較「舒服」的選擇。「現時廣泛應用的胃癌化療標準有二,一個標準是日本很流行名為S-1 的口服化療藥物療程,以每6 周為一個循環,模式是每用藥4 周後休息2 周,重複8 個循環即完成1 年療程,因為可以在家治癌,亦不用住院打化療針,相對較方便病人,而且藥理上有改良,理論上患者化療期間亦會較少腹瀉不適或手足綜合症。」而另一標準Qxaliplatin +Capecitabine 的口服化療藥及針劑組合,則以每3 周為一個循環,病者第一日需住院打化療針(約2 至3 小時),然後第1 至14 日每日口服化療藥,到第3 周休息,如是者重複8 次即完成半年療程。

「論療效,其實兩種化療療程都相若,大概都可將復發率減低10%,選取主要很視乎患者對打針治療、療程長短或舒服程度的個人需要。」他強調,胃癌是復發率高的癌症,但接受手術及化療的治療模式後,整體病例5 年存活率仍約有6 至7 成。

胃癌誘因
.年齡增長:因細胞分裂衰老致病,以60+歲為高發病組群。

.吸煙酗酒:煙酒對身體的影響是累積性的,其中酒精對上消化道影響很大,故在食道癌、胃癌及肝癌都會是病因之一,通常以酒精濃度愈高、攝取酒精單位愈多,累積患病風險會愈高。

.感染幽門螺旋菌:感染後多沒病徵,很多患者也是確診胃癌後,才知悉自己胃部有幽門螺旋菌。

.醃製食物:日韓是全世界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而他們是較常吃醃製食物,不過整體此患病因素仍未具有很強的證據證明。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