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鼻咽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患者鄒某,女,年五十六,某段時間經常倒吸鼻涕帶血,患者在縣某醫院CT檢查,初步診斷為鼻咽癌晚期,後在中山大學二院複檢(MR,組織活檢)。複檢結果出來前,予西洋參、蒼耳子合增液湯、二陳湯等化痰散結藥,不三劑倒吸鼻涕血止。複檢結果為鼻咽癌三期。院方叫其預備八萬元放化療,並告訴其不敢包治好。後採用中藥治療,觀其舌淡苔白膩,有氣虛痰濕徵象,予六君子湯、蜈蚣、蚤休、野菊花等治療,並建議其只放療不化療。二旬日後患者得親朋贊助放療。經過一段時間中西結合治療法後,患者恢復了健康。

(一)中醫治療
[治法]:清熱解毒,熄風通絡,活血化瘀
辛荑花12 麻黃5 射干12 細辛3 蒼耳子10 海藻18 昆布15 赤芍12 黃芪18 黨參15
山慈菇18 石菖蒲10 廣地龍10 鉤藤12 薏苡仁24 枸杞子15 天花粉12 白朮18
[加減]:
(1)口乾咽干者,加北沙參12 玄參10 淡竹葉15
(2)出現復視症狀者,加殭蠶15 川足1條
(3)大便溏瀉者,射干、山慈菇用量減半,加大棗8枚砂仁10
(4)有發熱者,加青蒿15 柴胡9
(5)白細胞數目明顯減少者,加龜板24 靈芝20
(二)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一直是治療鼻咽癌的首選方法,原因是多數鼻咽癌為低分化癌,對放射線的敏感性高,並且原發灶和頸部淋巴引流區域輕易包括在照射野內,自40年代起,我國即開展了鼻咽癌的深部x線放療,50~60年代起又開展了60Co的外照射放療,並將鼻咽及頸部聯合大野照射改為小野照射,減少了放療反應並進步了生存率,目前最有效和最肯定的方法是用60Co遠間隔治療機。

1.鼻咽癌放射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1)根治性放療的適應證:①全身狀況中等以上者;②顱底無明顯骨質破壞者;③CT或MRI片示鼻咽旁無或僅有輕,中度浸潤者;④頸淋巴結最大直徑小於8cm,活動,尚未達鎖骨上窩者;⑤無遠處器官轉移者。

(2)姑息性放療的適應證:①KS分級60分以上;②頭痛劇烈,鼻咽有中量以上出血者;③有單個性遠處轉移者或頸淋巴結轉移大於10cm,經姑息放射後如一般情況有改善,症狀消失,遠處轉移灶能控制者,可改為根治性放射治療,(3)放射治療禁忌證:①KS分級60分以下;②廣泛遠處轉移者;③合併急性感染病者;④放射性腦脊髓損傷者,(4)放射治療後復發再放療原則,具有下述情況者不宜再放射治療,①同一靶區(包括鼻咽及頸部靶區)放療後復發時間未滿一年;②放射治療後出現放射性腦病或放射性脊髓病;③鼻咽部靶區總療程不宜超過三個療程,頸部靶區不宜超過兩個療程。

2.放射線的選擇和照射範圍
(1)照射野的設計:設計照射野的原則是&ldquo小而不漏&rdquo,對腫瘤累及的部位要全部包括在照射野內,但對照射野內的正常組織,尤其是對放療敏感的組織,要予以保護,鼻咽部原發病灶主要用雙側耳前野,若鼻腔及鼻咽旁隙受累可加照鼻前野,眼眶受累時可加照眶上野或眶下野,要留意用鉛片保護眼部,勿使發生放射性白內障,頸部的照射範圍視淋巴結的病變而定。

3.放射劑量和時間
(1)連續放射治療:每週5次,每次200cGY,總量TD6000~7000cGY/6~7周。

(2)分段放射治療:一般把放射治療分成兩段,每週5次,每次200cGY,每段約3.5周,兩段之間休息四周,總劑量TD6500~7000cGY。

4.後裝腔內放射治療
(1)適應證:
①鼻咽侷限性小病灶(腫瘤厚度少於0.5cm),位於頂壁,前壁或側壁者;
②外照射後或鼻咽癌手術切除後的殘存病灶符合①項者。

(2)治療方法:常以外照射加腔內照射相配合,外照射量4500~6000cGY,外照射1~2周後再加腔內放射1~2次,每次間隔7~10天,每次劑量均以粘膜下0.25cm為劑量點,給予1000~2000cGY/次。

5.放射反應和後退症及其處理
(1)放療併發症
①全身反應:包括乏力,頭暈,胃納減退,噁心,嘔吐,口中無味或變味,失眠或嗜睡等,個別患者可以發生血象改變,尤其是白細胞減少現象,固然程度不同,但經對症治療,一般都能克服,完成放射治療,必要時可服用維生素B1,B6,C,胃復安等,如白細胞數下降低於3×109兒時應暫停放療。

②局部反應:包括皮膚,粘膜,唾液腺的反應,皮膚反應表現為乾性皮炎甚或濕性皮炎,可局部使用0.1%冰片滑石粉或羊毛脂做基質的消炎軟膏,粘膜反應表現為鼻咽和口咽粘膜充血,水腫,滲出及分泌物積存等,可局部使用含漱劑及潤滑消炎劑,少數病人腮腺照射2Gy後即可發生腮腺腫脹,2~3d逐漸消腫,當照射40Gy時,唾液分泌明顯減少,同時口腔粘膜分泌增加,粘膜充血,紅腫,患者口乾,進干食困難,因此腮腺應避免過量照射。

(2)放療後退症:主要有顳頜關節功能障礙及軟組織萎縮纖維化,放射性蛀牙及放射性頜刺骨骨髓炎和放射性腦脊髓病,目前尚無逆轉的妥善辦法,對症處理和支持方法有一定幫助,要嚴格避免重要組織器官的超量照射。

(三)手術治療
1、鼻咽癌原發灶切除術
(1)適應症:
①分化較高的鼻咽癌,如腺癌,鱗癌I,Ⅱ級,惡性混合瘤的早期病例。

②放射治療後鼻咽局部復發,病灶侷限於頂後壁或頂前壁,或僅累及咽隱窩邊沿,而無其他部位浸潤,無張口困難,體質尚好者。

③放療已給予根治劑量,鼻咽原發灶尚未消失,或出現抗放射現象者,休息一個月後可行手術切除。

(2)禁忌症:
①有顱底骨質破壞或鼻咽旁浸潤,顱神經損害或遠處轉移者。

②有肝腎功能不良,全身情況欠佳者。

(3)手術方法:先行氣管切開插管,全麻下手術,沿上顎牙根內側距齒槽0.5cm處做馬蹄形切口,切開硬胯骨粘膜,在粘膜下剝離至軟顎部分,往除部分硬胯骨板和犁骨,在軟硬顎交界處橫切鼻底粘膜,暴露出鼻咽腔的頂壁,兩側壁前分和腫瘤,於鼻中隔後緣和後鼻孔上緣切開鼻咽粘膜直達骨面,做鈍性或銳性分離,沿鼻咽頂側交界處切開,各下至口咽和鼻咽後壁交界處橫切粘膜,把整個鼻咽頂後部粘膜連同癌腫整塊切除。

2、頸淋巴結清除術
(1)適應症:鼻咽原發癌病灶經過放療或化療後已被控制,全身狀況良好,僅遺留頸部殘餘灶或復發灶,範圍侷限,活動,可考慮行頸淋巴結清除術。

(2)禁忌症:
①頸部的殘餘病灶或復發病灶與頸部深組織粘連,固定者;
②出現遠處轉移或皮膚廣泛浸潤者;
③年老體弱,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未能矯正者。

(3)切除範圍:將上起乳突尖,上顱骨下緣,下至鎖骨上緣,前起頸中線,後至斜方肌前緣區域內的淋巴結及脂肪結締組織連同頸闊肌,胸鎖乳突肌,頸內,外靜脈,肩腫舌骨肌,頜下腺,腮腺下極和副神經等組織的大塊切除。

3、頸部淋巴結單純摘除術
對放療不敏感的頸部單個淋巴結或放療後有頸部孤立性淋巴結復發者可行單純切除術,局部浸潤性麻醉後,切開轉移灶表面皮膚,皮下組織,將轉移灶連同四周部分正常組織完整切除,術後傷口可稍加壓包紮。

(三)化學治療
1.鼻咽癌化療的指征
(1)Ⅳ期患者以及Ⅳ期有明顯淋巴轉移者;
(2)任何病人懷疑有遠處轉移者;
(3)頸部區域淋巴結巨大塊狀轉移,作放療前誘導性化療;
(4)作為放療前增敏作用的化療;
(5)作為放療或手術治療後輔助性化療。

2.常用聯合化療方案
(1)CBF方案:環磷酰胺600~1000mg/次,靜脈注射,第1,4天應用,爭光黴素15mg/次,肌肉注射,第1,5天應用,5-氟尿嘧啶500mg,靜脈注射,第2,5天應用,療程結束後休息,l周,共用4個療程,有效率為60.8%。

(2)PFA方案:順氯氨鉑20mg和5-氟尿嘧啶500mg,靜脈滴注5天;阿黴素40mg,療程第l天靜脈注射,3~4周後重複一次,有明顯縮小腫瘤作用。

(3)PF方案:順氯氨鉑20mg/m2和5-氟尿嘧啶500mg/m2,靜脈滴注,連用5天後休息2周,可用2~3個療程,此方案可用於放療前使腫瘤縮小,或用於單純化療的病例,有效率為93.7%。

3.區域動脈內插管灌注化療
對上行性和放療後局部復發的鼻咽癌可採用動脈插管化療,可選擇顳淺動脈或面動脈逆行插管,常選擇作用力強而作用時間短的幾種化療藥物的聯合或序貫治療,給藥前先注進2%普魯卡因2m1,以防止動脈痙攣,再注進抗癌藥物,然後以2.5%枸櫞酸鈉溶液佈滿管腔,封閉管端,如需連續用藥可用加有肝素溶液100m1和抗癌藥物的5%葡萄糖鹽水1500mg,24小時連續滴注。

鼻咽癌(carcinoma of nasopharynx)在我國發病率較高,以廣東、福建、台灣、廣西、湖南等地區更為多見。據國內統計,佔全身惡性腫瘤的12.4~27.9%,佔耳鼻咽喉科惡性腫瘤的60%。發病年齡在30~50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以鱗狀細胞癌最為多見。

病因
鼻咽癌的病因是多因素的,除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外,EB病毒感染可能是其病因。

症狀
鼻咽癌多發於鼻咽頂後壁及咽隱窩處,因位置深躲而隱蔽,檢查比較困難,本病早期缺乏特徵,為一般症狀所掩蓋而被忽略或誤診。常見症狀為:
(一)鼻部症狀:早期常於抽吸時有血性鼻涕或痰內帶血絲,一般出血量未幾,晚期可有大量出血及鼻阻。

(二)耳部症狀:癌腫阻塞或壓迫咽鼓管而出現耳悶、耳叫及聽力減退,常伴有鼓室積液。晚期腫瘤可循咽鼓管進進中耳,可引起化膿性中耳炎改變,分泌物常帶血。

(三)頸淋巴結轉移:常為患者最早發現的症狀,佔40%。表現為無痛性腫塊,多位於胸鎖乳肌後緣,乳突尖下方,下頜角後上頸上深淋巴結,以後漸侵及頸後三角區頸部淋巴結,質較硬,固定,邊界不清。

(四)頭痛:常因腫瘤腐蝕破壞顱底,在顱內蔓延或累及顱神經而引起。至晚期、疼痛往往頑固而劇烈。

(1)你是否生活在我國鼻咽癌發生的高發地區、年齡是否在40歲以上。

(2)是否經常接觸到一些油煙、化學毒物,是否會吸菸、飲酒。

(3)你的家人或支屬是否有患鼻咽癌的。

(4)你是否出現過原因不明的頭痛、鼻塞、鼻涕帶血、鼻衄、耳叫等症狀,而且有的症狀反覆出現。

(5)經常用手觸摸自己的頸部,正常情況下頸部淋巴結是觸摸不到的,假如能觸及到淋巴結就說明淋巴結腫大。

如發現可疑症狀,請盡快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以便及早確診。

鼻咽癌是指發生於鼻咽頂部和側壁的惡性腫瘤。鼻咽癌的擴散分兩方面:
①侵犯顱底並且由此進侵顱內,造成骨質破壞、腦神經侵犯或受壓,以第Ⅲ、Ⅳ、Ⅴ、Ⅵ對腦神經最為多見。

②顱外擴展會直接侵犯鄰近腔竇如鼻咽、口咽、咽旁組織、翼顎窩,甚至會侵進眼眶。鼻咽癌的轉移一般以淋巴轉移為主,可達到頸深淋巴結、頸中、頸下、鎖骨上淋巴結等。

普通發現的早期鼻咽癌病人,除極少數偶然有耳叫、涕血外,一般無症狀。鼻咽癌病人的症狀和體徵有鼻塞、涕血、中耳炎、耳叫、視力減退、眼外展運動障礙、復視、偏頭痛、牙痛、發熱、聲嘶、頸部淋巴結腫大,以及由遠處轉移所引起的相應症狀。

鼻咽癌是原發於鼻咽粘膜被覆上皮的惡性腫瘤。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惡性變頻高,自然生存時間均勻為18.7個月。因此鼻咽癌的預防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進行鼻咽癌的預防呢?

鼻咽癌的預防可以從從以下幾方面採取預防的措施。

鼻咽癌的預防措施之一: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減少感染EB病毒的機會。具體做法有:堅持用冷水洗臉,預防感冒。積極治療急性鼻炎、鼻部鄰近器官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防止誘發本病。並避免在有毒或刺激性氣體、粉塵多的環境久留。另外,患者不可大力擤鼻涕,以防濁涕走竄進耳。也不可長時間使用血管收縮性滴鼻液,如麻黃素、鼻眼淨等,以免引起藥物依靠性鼻炎。

鼻咽癌的預防措施之二:儘可能地避免接受污染較重的外界空氣環境。由於鼻咽部是外界空氣進進肺部的必經之路,有害的氣體進進肺部之前首先侵害鼻咽部。

鼻咽癌的預防措施之三:戒掉菸酒。

鼻咽癌的預防措施之四:留意飲食結構,不要偏食,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維生素的食品。少吃或不吃鹹魚,醃肉等。

其他鼻咽癌的預防措施:在飲食上,少吃或不吃含亞硝胺類的食品,如:醃製的鹹魚、咸酸菜、鹹肉和某些含亞硝胺類的罐頭食品。佔有關資料顯示,10歲以前兒童吃鹹魚,其患鼻咽癌的危險性明顯增加,因此兒童更不宜食用。其次,40歲以上的人進行健康檢查時最好同時做鼻咽部檢查。再次適量參加體育運動,增強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

由於鼻咽位置隱蔽,同時鼻咽癌的早期症狀比較複雜,易被漏診和誤診,因此必須進步警惕,重視臨床症狀,才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鼻咽癌(carcinoma of nasopharynx)在我國發病率較高,以廣東、福建、台灣、廣西、湖南等地區更為多見。據國內統計,佔全身惡性腫瘤的12.4~27.9%,佔耳鼻咽喉科惡性腫瘤的60%。發病年齡在30~50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以鱗狀細胞癌最為多見。

鼻咽癌的症狀
(1)遠處轉移:遠處轉移是鼻咽癌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骨、肺、肝等,多器官同時轉移多見。

(2)伴發皮肌炎:皮肌炎也可與鼻咽癌伴發。

(3)耳叫、聽力減退、耳內閉塞感:鼻咽癌發生在鼻咽側壁、側窩或咽鼓管開口上唇時,腫瘤壓迫咽鼓管可發生單側性耳叫或聽力下降,還可發生卡他性中耳炎。單側性耳叫或聽力減退、耳內閉塞感是早期鼻咽癌症狀之一。

(4)頭痛:頭痛常為一側性偏頭痛,位於額部、顳部或枕部。輕者頭痛無須治療,重者需服止痛藥,甚至注射止痛針。頭痛原因很多,但有腦神經損害或顱底骨破壞常是頭痛原因之一。晚期鼻咽癌的頭痛可能是三叉神經第1支末梢神經在硬腦膜處受刺激反射引起。

(5)鼻塞:鼻咽癌好發在鼻咽頂前壁,很易侵犯鼻腔後部,CT檢查鼻咽癌侵犯鼻腔佔42.9%。治療時症狀有鼻塞佔48.6%。

鼻咽癌是指發生於鼻咽粘膜的惡性腫瘤。中國的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地為多發區,男多於女。發病年齡大多為中年人,亦有青少年患病者。病因與種族易感性(黃種人較白種人患病多)、遺傳因素及EB病毒感染等有關,鼻咽癌惡性程度較高,早期即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

鼻咽癌臨床上有回縮性血涕、單側性耳叫,聽力減退、耳內閉塞感、不明原因的頸淋巴結腫大、面部麻痺、復視、伸舌偏斜、舌肌萎縮、頭痛等症狀者都應仔細作鼻咽鏡和臨床檢查,才能早期發現鼻咽癌。

一、鼻咽鏡檢查:
1)間接鼻咽鏡檢查:這是一種簡便、快速、有效的檢查方法。

2)纖維鼻咽鏡檢查:本法比較簡便,但後鼻孔和頂前壁觀察不滿足。可以觀察到鼻後孔、鼻中隔、鼻腔後部、鼻咽側壁、咽鼓管、側窩、軟顎背面和後壁等。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