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牙縫刷」驗鼻咽癌,靈敏度99%比傳統方法高

鼻咽癌是香港第7大癌症,港加醫學專家研究出以如「牙縫刷」的工具,於口腔鼻咽取樣驗EBV病毒,結果帶病毒者99%確診鼻咽癌,靈敏度比傳統檢查更高。新檢測方法適用於有鼻咽癌家族史人士。對於研究人員認為新檢測方法有助推行鼻咽癌篩查,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總監顏繼昌指有關數據只是初步結果,且研究只有高危病人參與,與一般篩查研究為非高危因素的巿民參與不同,另亦要考慮篩查的成本效益問題等。

港大醫學院、伊利沙伯醫院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醫學專家,經逾10年研發及臨床測試,設計出一款利用一把如「牙縫刷」的小掃,進入鼻咽位置拭活分泌樣本,再化驗是否帶有「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pstein Barr Virus,簡稱EBV)。 研究有港加600名華人參與,主要為疑似有鼻咽癌徵狀或家族病史的高危人士,有98名確診患有癌症。結果顯示,98名確診患者中,以內視鏡檢查確診靈敏度為93至94%,利用經口腔鼻咽取本方法,除1人出現假陰性外,其餘均確診,靈敏度達99%。

研究人員之一、多倫多大學醫學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副教授吳憲威指,研究過程中,5名用內視鏡檢查的人無確診有鼻咽癌,但用病毒拭活法卻發現患癌,1名用內視鏡和切片活檢亦無發現腫瘤的病人,因拭活檢測呈陽性結果,最後確診為晚期病人,癌症已擴散至淋巴結。

吳指,病毒拭活方法較內視鏡靈活度更高,因後者是以醫生的肉眼作主觀檢視,而活拭檢測只要沾到約5,000個EBV病毒細胞,便可檢測到是否患癌,一個0.25厘米大腫瘤已有2,500萬細胞。港大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曾敬賢指,醫學界知道帶有EVB病毒,患鼻咽癌機會很高,但未知兩者之間的病理關聯,有高危因素如家族病史的巿民,可進行檢測以作預防。吳指,新檢測方法較傳統內視鏡方法靈敏度更高,適合作為篩查鼻咽癌。

中國南部和本港是鼻咽癌高發地區,故又被稱為「廣東癌」。鼻咽癌2011年錄得862宗新症,每10萬人發病率為8.6,較30年前的24.6大減。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應志浩認為,鼻咽癌發病下降,相信與現代人較少吃鹹魚有關。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總監顏繼昌補充指,醫學界暫未能完全掌握下跌原因,但相信也與港人吸煙率減少、裝修顏料內化學成分改善有關。本港最近引入近年研發成功的「經口腔鼻咽取本方法」作為診斷鼻咽癌,但私醫包括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漢威、家庭專科醫生蔡惠宏和普通科醫生鄭志文均表示沒有使用。

黃漢威指,耳鼻喉科醫生主要仍是以內窺鏡進行診斷;鄭志文指,現時驗血檢測EBV抗體水平,靈敏度已很高,相信本港的實驗室未引入支持新檢測方法的技術,故在港未普及。本報翻查多間私家醫院網頁,除了養和有提供相關檢測方法,收費4,000多元,未見其他醫院有提供相關檢查服務。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