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素有「夏令之補,黃鱔為首」、「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諺語。夏天是吃黃鱔進行溫補的好時候。
經過春季的覓食,小暑後的黃鱔圓肥飽滿,不僅肉嫩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滋補作用最強。加上暑天中濕氣較重,對冷性、虛性、濕性的人尤為不利。此時吃補氣的黃鱔,與傳統醫學「春夏養陽」的養生思想是一致的,可以達到改善不良體質、「冬病夏治」的效果。
黃鱔味甘性溫,屬於補性食品,有補虛損、除風濕、強筋骨的作用。現代醫學則以為,黃鱔富含卵磷脂,它補腦、增強記憶力的效果,在魚類中名列前茅。而其豐富的維生素A含量,也讓其享有「補眼藥」的美稱。近年科學家還發現黃鱔中含有一種黃鱔素,具有明顯的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功能,可以作為治療糖尿病的輔助食品。
需要留意的是,鱔魚的顏色分為青、黃兩種,青色的有毒,不適合食用,千萬別混淆。此外,吃黃鱔要留意「鮮」,現殺現烹,由於死黃鱔體內很適合細菌繁殖,其中的組氨酸會轉變成一種叫組胺的有毒物質。
吃黃鱔還一定要留意「熟」,由於其血清中可能含有一些不耐熱的毒素,而且還可能有一定的寄生蟲,只有熟透了吃才安全。黃鱔只有一根主刺,骨少肉多,煎炸蒸煮都可,最常見的就是紅燒和燉湯。燉湯更能發揮食療的效果,假如能搭配相應的菜,滋補養生的效果更好:與紅蘿蔔一起吃,可以明目;加進白菜幫或山藥燉,適用於糖尿病患者;與冬瓜一起燉,則有緩解風濕關節病之效;與豬蹄、牛蹄筋一起燉著吃,強筋骨的效果就更突出;與豬肉一塊煮,吃了能補氣;加一些當回燉,則有補血的效果。
最後要留意的是,黃鱔性溫,不適合熱性的人,比如風熱感冒、上火的人最好少吃。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