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胃癌的針灸治療

1.辨症治療
1)穴位:①大椎,身柱;②神道,靈台;③八椎旁夾脊;④脾俞;⑤胃俞;足三里。方法:化膿灸,每次灸1組,每穴灸7~9壯,隔日灸1次,每次灸畢,用灸瘡膏貼在灸穴

上,使之化膿。適應證:晚期胃癌。

2)穴位:公孫,豐隆,照海,手三里,足三里,內關,列缺。方法:用提插結合捻轉手法,以得氣為度。適應證:各期胃癌。

3)穴位:公孫,豐隆,照海,手三里,足三里,內關,列缺。方法:用提插結合捻轉手法,以得氣為度。適應證:各期胃癌。

注意事項:藥餅組成及製法:白附子10g,乳香10 g,沒藥10 g,丁香10 g,細辛10 g,小茴香10 g,川芎10 g,草烏10 g。共研細末,加蜂蜜、蔥水適量調劑,捏成藥餅,

如5分硬幣大,2分硬厚,上穿數小孔。

(2)胃熱陰傷型
穴位:華佗夾脊穴胸11、胸12。加減:滴水不入者,加金津、玉液、天突;高熱者,加曲池、外關;吐血者,加血海、膈俞、尺澤。

方法:平補平瀉法,得氣後留針30 g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適應證:各期胃癌。

(3)氣血兩虛型
1)足三里,三陰交,內關,陰陵泉,血海,氣海,關元。方法:足三里、三陰交、內關、陰陵泉、血海均用提插捻轉平補平瀉之法,氣海、關元用捻轉補法。每日治療1次

,留針30分鐘。適應證:胃癌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

2)穴位:中脘,梁門,足三里,公孫。加減:胃痛者,加肝俞、太沖;嘔吐者,加內關;吐血者,加曲池、二白。方法:以平補平瀉手法針刺中脘、梁門,留針15~20分鐘

,艾灸足三里、公孫。體弱的虛證用艾卷溫和灸;體壯的實證用騎竹馬灸或瘢痕灸法。適應證:各期胃癌。

(4)肝胃不和或痰濕阻胃型
1)穴位:中脘,章門。加減:肝胃不和者,補足三里,瀉行間;氣血雙虧者,補足三里、三陰交、隔俞、脾俞;痰濕結聚者,瀉豐降,平補平瀉公孫;脾腎陽虛者,灸脾俞

、腎俞,並可配耳穴神門、內分泌、胃、脾、腎等,進針後略加捻轉3分鐘,留針4~8小時。方法:得氣後進行提插捻轉補瀉,令針感傳向病所或針感沿經絡上下傳導,留

針20分鐘。隔日治療1次,20次為1療程。適應證:晚期胃癌。

2)穴位:足三里,曲池,氣海。方法:用2~3吋26~28號毫針,取患者雙側足三里、曲池穴,進針後行平神平瀉,以提插捻轉手法為主;進針深度因體形而異,約1~1.5吋,

以出現針感為準;進針後行針2~3分鐘,留針15分鐘。繼而施氣海穴的溫和灸,取溫灸純艾卷將其點燃後,置於海穴的正上方,距皮膚3~4cm高度處灸之,以皮膚紅暈為準,

灸15分鐘。每日1次,6天為1療程,休息1天,共4個療程。適應證:中、晚期胃癌。

3)穴位:①主穴:截根,胃俞。②配穴:內關,中脘,足三里,脾俞。方法:取毫針於針刺得氣後提插捻轉,中等強度,留針15~45分鐘,隔日針刺1次(每週3次)。其中

截根穴針刺法:向腳心橫刺約3~4吋。適應證:胃癌疼痛者。

4)穴位:內關,足三里。加減:肝胃不和者,加期門、太沖;脾胃不和者,加中脘;氣血雙虧者,加中脘、腎俞、太溪。方法:針刺得氣後提插補瀉為基礎,稍加變通,留

針15~30分鐘,隔日1次,15次為1療程,療程間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休息7~10天。適應證:胃癌化療或放療期間。

5)瘀血內阻
穴位:內關,中脘,足三里,合谷,曲池,手三里,胃區阿是穴。方法:針刺得氣後提插捻轉,證屬實熱者,宜瀉法,刺淺而不留,出針宜快。證屬虛寒者,宜補法,刺較

深而久留,出針宜慢,留針30分鐘。隔日針刺1次。適應證:胃癌脘腹痛者。

2.針灸之痛
(1)針刺止痛主穴:中脘、下脘、章門、脾俞、胃俞、膈俞、足三里、三陰交;配穴:豐隆、公孫、腎俞。

(2)艾灸止痛穴位:中脘、下脘、胃俞、脾俞、關元、神闕、足三里、三陰交。

3.針灸止呃
(1)術後頑固性呃逆或重症患者呃逆:①按壓百會穴。患者坐臥位均可。操作者左手扶頭,右手中指指端點按百會穴上,施以揉壓,由輕漸重,至產生較強酸脹感為度。②

拇指按壓羶中穴。③按壓止呃穴、巨闕穴。

(2)針刺止呃:①針刺雙側內關、足三里。②針刺迎香穴。③針刺缺盆穴。每日1次,採取平補平瀉法,留針40分鐘。

(3)耳針止呃:主穴──膈、胃、肝、脾、交感;配穴──神門、皮質下、腎上腺。

(4)穴位封閉止呃法:用維生素b1、b6各2ml,取雙側內關作穴位封閉,有效率在95%以上。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