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是手術治療胃癌的常用手術方法。通常應用較多的是近、遠端胃大部分切除與全胃切除和淋巴結清掃術。由於殘胃只剩餘的多少及有無,直接影響患者飲食的消化、吸收及營養障礙等。
1胃大部分切除術後的病理生理
胃大部分切除後,由於胃體減少,殘胃容量變小,並且失去幽門的調節作用,胃排空時間縮短,由於喪失大量分泌胃酸組織,加之胃腸道重建後,殘胃呈低酸或無酸,不僅影響患者營養與消化及代謝,而且胰膽液返流或混合導致殘胃pH顯著增高,使殘胃及空腸內有大量細胞滋生過盛,有利於N-亞硝基化合物在胃內合成,構成日後殘胃癌發生等。但由於胃大部分切除後胃腸道重建的術式不同,對機體的影響不完全相同。下面是我們1960~1963年對43例胃大部分切除術後觀察及參考其它同類胃大部切除術後研究情況:
(1)術後進餐情況:根據動物實驗觀察,殘胃肌肉在術後即可產生小收縮波,4~6小時出現胃蠕動波,小腸術後即有蠕動波,但腸雞音需在有液體內容物時才出現,對葡萄糖吸收術後1小時腸道即有吸收功能,故有人提出術後不用胃管不禁食的倡議。我們研究的對象是術後半年至三年半的患者,每日三餐普遍飯者,畢氏Ⅰ式者100%,畢氏Ⅱ者85.7%。
(2)食量:畢氏Ⅰ式或Ⅱ式胃腸吻合,術後三個月每餐食量都在150~200g。
(3)胃排空時間:畢氏Ⅰ式手術胃排空17~30分鐘,一般無傾倒症候群;畢氏Ⅱ式胃排空時間7~30分鐘,有傾倒症候群者為25%~50%。胃腓空時間縮短使食物不能在胃內與胃液充分伴合,也不能激發相應的胰膽液大量分泌,影響胰膽液的消化功能。
(4)殘胃液檢查:通常術後均無游離酸。胃液pH5.8~7.4。其原因除喪失分泌胃酸的大量胃組織外,十二指腸液被引徑至殘胃或返流入殘胃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當胃癌或胃大部分切除後呈低酸或無胃酸時,下嚥的細菌可以在胃中滋生高達106/ml,其中硝酸鹽還原較多,使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與胃內能被亞硝化的胺類合成致癌很強的N-亞硝基化合物。此外由於胃酸缺乏,鐵和維生素C的吸收障礙或代謝不佳,內因子產生受到影響,導致低血色素貧血高達38.9%。
(5)胃大部分切除術後代謝變化:根據我們胃大部分切除術後的檢測,不管是畢氏Ⅰ或畢氏Ⅱ式手術,其均呈負氮平衡。但也有報導55.6%可以達到氮平衡或正氮平衡。胃癌根治療術後蛋白質耗失增多乃是總體蛋白分解增快所致,靜脈營養支持並不能抑制蛋白質分解。尤其是按照目前臨床上常規靜脈補液,所提供的熱卡只能維持禁食下中樞神經及紅細胞代謝所需葡萄糖,而組織修復所需氮只能通過動用機體自身儲備,故不僅有能改變蛋白質分解率,而且常導致體內蛋白質大量分解和負氮平衡。但在胃癌手術後期觀察,由於切除腫瘤,消除了腫瘤異常代謝,攝入營養物能正常代謝且被機體利用,故也可呈正氮平衡。從糞便中排出的脂肪量一般都比對照組增多,根據放射性碘標記的油酸觀察:胃部分切除術後脂肪利用障礙主要是脂肪的消化不良而不是吸收問題,這可能由於食物與膽汁及胰液充分混合的時間不足。畢氏Ⅱ術式比畢氏Ⅰ術式更易影響食物與膽汁及胰酶混合而導致胰腺分泌和食物間的不協調,因而畢氏Ⅱ式術後更易發生脂肪瀉。
(6)體重變化:體重變化各家報導不一,有認為胃切除後體重下降是常見的現象。甚者病人可因此而喪失工作能力。有報導40%恢復或超過健時體重。一般說來,凡處於氮平衡或正氮平衡狀態者,體重都無下降,可恢復原來的工作。
(7)胃癌術後免疫功能:前已述及胃癌患者免疫力的下降是體液和細胞免疫的全面受損。進展期胃癌自然殺傷細胞(NKC)活性和胃癌患者的T輔助細胞均顯著低於正常人。血清IgG、IgA、IgM水平降低,並隨病情進展而更趨下降。手術作為一種創傷可以增加患者的消耗,削弱機體的整體免疫能力,但這種損害是一過性。由於手術應激引起的免疫抑制在術後第10天已經基本恢復,故在術後第10天IgG、IgA、IgM均較術前升高。細胞免疫功能的提高,提示胃癌者行根治性手術後免疫力的回升,表明荷瘤機體解除腫瘤負荷後,消除了腫瘤源性的免疫抑制因素,增加了患者的抗腫瘤能力,因此手術根治或減瘤體手術對病人都是有益的。術後如若應用營養支持(TPN)能明顯提高胃癌手術後患者的蛋白合成率,是促進手術所造成免疫抑制狀態恢復的物質基礎。
2 全胃切除術後的病理生理
全胃切除治療胃癌始於1897年(Schlatter)。由於手術死亡率高達40%~50%,術後營養維持困難,一度被放棄不用。但根據胃癌自然病程和不同治療方法的對比觀察:5年存活率在未治療組為零,剖腹探查組4.17%,短路手術6.45%,姑息性胃癌切除16.6%,全胃切除50%,根治性胃癌切除55%。儘管全胃切除多用於廣泛性晚期胃癌病人,但其5年存活率多在35%~83%而手術死亡率下降至5%以下,加之重建手術的改進,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主張施行全胃切除治療胃癌。這樣不僅僅防止了多中心胃癌的遺漏,另外從胃癌病因亞硝胺是在胃內合成,全胃切除有預防殘胃癌發生的作用。但是全胃切除後最易發生所謂無胃綜合症,即營養不良,體重下降和貧血等。其原因主要是胃瀦留作用消失;膽汁及胰液分泌刺激原的活力越少;食物與膽汁、胰液混合不足;小腸蠕動加速食物消化吸收減少。根據一組全胃切除術後系統研究:吃普通飲食的患者全部有重度的負氮平衡。大便脂肪的排出量平均為進入量的10.1%,比對照組平均3.9%超出一倍多。葡萄糖耐量試驗較常人高出25%。由於鹽酸的消失,迷走神經的切斷以及食物通過空腸吻合口直接進入空腸有中下段等因素,都促使膽汁和胰液分泌減少,使蛋白質及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影響很大,造成新陳代謝障礙十分顯著。肝腎功能的變化,有少部分病人肝功能稍有減退。體重變化約有85%病人顯示營養障礙。大部分病人術後早期均有輕度低鐵性貧血。故晚近根據胃腸生理功能,認為胃的主要功能是受鈉食物,而對食物各物成份基本上不吸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部位是在十二指腸和小腸,故將空腸袢間置於食管與十二指腸間,可以起到受納食物,並使食物經十二指腸與膽汁及胰液混合消化的作用,比以往空腸與食管端側吻合,明顯地改善了病人營養狀況。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