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胃病忍一忍?謹防變胃癌

40歲的梁女士是一家公司的企劃經理,由於工作壓力大,長期需要熬夜加班,飲食也極其不規律,胃痛成了家常便飯。每次胃痛難忍,梁女士總是自己服點藥,因為覺得根本沒時間和精力到醫院做胃鏡檢查。而就在半個月前,她出現了明顯的胃脹、胃痛、食慾減退及黑便症狀,這才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已是胃癌中晚期。

38歲的李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部門主管,平時工作節奏快、壓力大,近來常覺胃部不適,因為一直有胃病,也沒有當回事。而在最近單位組織的體檢中,他被查出晚期胃癌。與李先生住在同一間病房的另外5名胃癌患者中,有3人的年齡在40歲以下。

成都胃病醫院副院長溫育敏稱,胃癌發病的年輕化趨勢近年來非常明顯,該院今年收治的最年輕的胃癌患者,僅20歲。

為什麼年輕白領中胃癌患者日益增多?專家分析認為,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精神壓力大,睡眠嚴重不足;二是飲食不規律;三是工作壓力過大。此外,胃癌的發病與飲食結構不合理、環境污染嚴重等多種因素有關。喜好熏烤、高鹽、辛辣食物,嗜愛煙酒,都會破壞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嚴重損傷胃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增加癌變幾率。幽門螺桿菌(HP)感染也大大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國內外研究均表明,胃病與心理因素關係密切。當人疲勞、工作壓力過大時,會導致腸胃消化不良、胃潰瘍、胃炎等,而嚴重的胃潰瘍被認為屬於胃部腫瘤的癌前病變。

據瞭解,胃癌的早期發現非常困難,因為沒有明顯症狀,即使出現症狀也極易與普通胃病混淆。因此,絕大多數胃癌患者在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

有報導稱,胃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升高,發病的高峰年齡在50歲~80歲。但這並不意味著胃癌距離年輕人很遙遠,從目前臨床數據看,年輕人胃癌發病率增加迅速。近5年來,19歲~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在年輕胃癌患者中,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兩倍,專家認為可能與此階段女性激素水平變化有關,有的女患者同時還查出乳腺癌。年輕患者診斷瀰散型胃癌較多,是比較凶險的一種,發現時多已經轉移擴散。

溫育敏稱,多進食低脂肪、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食物,儘可能保持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精神狀態,能有效預防胃癌發生。如持續出現胃部不適,應及時做胃鏡排查,儘可能爭取早發現,早期胃癌治癒率在90%以上。

「胃癌早期沒有典型的症狀,但會出現腹脹、食慾不振、噁心和嘔吐等現象,這容易被當做一般的胃病而被忽視,這也是患者難以早期發現的重要原因。」溫育敏認為,雖然不能說胃病與胃癌有直接關係,但若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發展成胃癌的可能性較大。這些易發展為胃癌的胃病包括腸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殘胃等,以上患者應注意定時做胃鏡檢查及保胃工作。一旦出現上腹部不適、心窩隱痛、食後飽脹感,食慾不振、消瘦、乏力,經常嘔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膽汁的胃液,或有大便呈黑色柏油樣等症狀者,應及早就醫,不可延誤。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