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胃腸道間質瘤等同於胃癌嗎

不久前,我父親因為胃出血被送入醫院,沒想到被診斷為罕見的胃腸道間質瘤。請問,這種病和胃癌有什麼區別,是否需要手術?(浦東金先生)
作為一類相對罕見的腫瘤,胃腸道間質瘤在上海的發病率約為100萬分之23,佔到胃腸道腫瘤的1%到4%。一般的發病年齡在55歲到60歲。60%到70%的胃腸道間質瘤發生於胃,20%到30%長在小腸,還有小部分發生於食管、結腸或直腸。

胃腸道間質瘤並不等同於胃癌或者腸癌。癌是指發生於上皮的惡性腫瘤,具有浸潤性生長和容易復發和轉移的特點。而胃腸道間質瘤則發生於胃腸道的間葉組織,其局部侵襲性並不如癌腫,較少通過淋巴結而是通過血液轉移。這也就意味著這種腫瘤有三大特點:
一,對常規的放療和化療不敏感,外科手術切除是其主要的首選治療方式,分子靶向藥物也可用於輔助治療。

二,手術後容易復發。雖然低風險級別的胃腸道間質瘤經完整切除後有較高的5年生存率,但隨著風險級別的增加,其術後復發轉移率高達40%到90%,一旦復發轉移,生存時間僅為10到20個月,絕大多數患者復發於首次切除的兩年內,有些甚至會在10年後復發。

三,早期診斷不易。由於症狀不明顯又缺乏特異性,胃腸道間質瘤往往難以早期發現,尤其是直徑小於兩釐米的腫瘤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多數患者常見的早期表現主要是消化道出血、腹痛、腹塊、貧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腸梗阻症狀。很多患者都是在腫瘤普查、體檢或其他手術時無意中發現得了此病。

影像學檢查對胃腸道間質瘤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的診斷主要依靠纖維內鏡、內鏡超聲、B超和CT等。

特別提醒,一旦出現消化道出血,包括嘔血、便血或黑便等症狀,以及腹部發現包塊、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或難以用其他原因解釋的貧血時,都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必要時進行超聲內鏡檢查。如果在胃鏡檢查中沒有發現病灶,最好再進行小腸鏡檢查,以免漏診。(曹暉)
曹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普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消化道腫瘤外科綜合治療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進行學術交流,在國內享有一定聲譽,目前主要致力於從事胃腸道間質瘤的診斷、治療。

專家門診時間:每週三下午(仁濟東院)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