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各種常規鋇餐方法的比較及早期胃癌(EGC)的徵象分析,提高常規鋇餐造影對早期胃癌的檢出率。方法:對44例手術及病理證實的早期胃癌進行回顧性研究,胃癌鋇餐重點對潰瘍型進行研究,胃癌鋇餐並與32例胃鏡或手術病理證實的良性潰瘍對照。胃癌鋇餐結果:EGC病例中X線發現異常的總陽性率95.5%,採用雙對比像、粘膜像、充盈像、壓迫像的陽性率分別為90.9%、81.8%、54.5%、56.8%;對病變及周圍粘膜均能清晰顯示並能提示或診斷為惡性的分別為36.4%、22.7%、20.5%、15.9%,EGC的X-線陽性或可疑陽性率為61.4%。惡性病變與良性潰瘍比較分別如下:大小1.38cm(0.7~3.5cm)及0.7cm(0.4~1.5cm),P<0.05;潰瘍深度平均3.45mm及5.47mm,P<0.01;底部或邊緣出現顆粒狀突起為78%及15%,P<0.05;周圍粘膜不規則或中斷、融合12例及2例,P>0.05。結論:雙對比像與粘膜像能更多更清晰地發現病變,壓迫像對胃下部前壁病變的顯示很重要,應儘可能用4種檢查方法對每一部位進行檢查,以相互補充證實;潰瘍相對大而淺及底部或邊緣出現顆粒狀突起對早期惡性病變有鑑別意義;不同於進展期胃癌,早期胃癌之周圍粘膜改變與良性潰瘍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