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其主症不同,在中醫學中可分屬於"噎膈"、"反胃"、"症瘕"、"積聚"、"心腹痞"、"胃脘痛"等病證範疇。其發病率居消化道惡性腫瘤之首,但有明顯的地區差異性,其發病率在高發區和低發區之間可相差7~10倍。我國整體上屬於胃癌高發區,其也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如我國西北、東北、江蘇、浙江沿海一帶為胃癌高發區,特別是甘肅省河西走廊、膠東半島及江蘇、浙江胃癌發病率最高,而中南西南尤其是廣西,胃癌發病率低。
我國胃癌粗死亡率為17.30/10萬,按中國人口調整死亡率為15.41/10萬,按世界人口調整死亡率為23.86/10萬,胃癌的世界人口標化死亡率以日本最高,美國最低,我國上海僅次於日本,北京居於中間。
近半個世紀以來,隨著研究及治療手段的不斷提高,一些發達國家的胃癌發病率與死亡率有所下降,尤其近30年來更為顯著,這也可能與食物的貯藏及保存方法的改善有關係。
胃癌可發生於胃體上、下各部位,據北京首都醫院統計,分佈於幽門竇部的為46.9%,賁門底部的為39.1%,體部的為10.2%,全胃的為3.8%。
胃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總的趨勢是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發生在40歲以下者佔20%;發生在40~60歲之間者佔70%。青年人所患胃癌,其惡性程度相對於中老年來說往往更為突出,應予高度重視。我國胃癌發病率較高,其死亡率又佔各種惡性腫瘤之首位,平均患病年齡又較低,因此說,胃癌是一個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從預防及治療上均應予以高度重視。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佔胃惡性腫瘤的95%。胃癌在我國發病率很高,死亡率佔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全國胃癌平均死亡率高達20/10萬,男性高於女性,男:女約3︰1。發病年齡高峰為50歲~60歲。世界胃癌的年發病率為17.6/10萬,日本、丹麥等國發病率高,而美國及澳洲則較低,在我國以山東、浙江、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區為高發區。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