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治療進展
胃癌的外科手術根治仍是目前早期胃癌的標準治療措施。胃癌治療進展,近年來對早期胃癌有逐步由所謂的根治性切除向限制性手術過度的趨勢,並出現了內鏡下早期胃癌勃膜切除術(EMR)、腹腔鏡下切除、早期胃癌的限制性手術切除等方法,為胃癌治療進展的治療開闢了多種新的途徑。
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1內鏡下早期胃癌教膜切除術相對簡單,死亡率低,胃癌治療進展目前主要有剝脫活檢法、雙圈套息肉切除法、腎上腺素局部注射切除法、透明帽教膜切除術等。
EMR作為早期胃癌的治療方法已被公認,其指征為:
①隆起型病變(IIa)2cm範圍,或凹陷型病變(IIC)
②癌腫浸潤深度限於勃膜層;
③高分化型(腸型);
④老年人及體弱者拒絕外科手術者;
⑤有合併症手術禁忌者。有主張近3cm的勃膜層早期胃癌也可進行EMR。日本Ohyama等人回顧了10年間178例早期胃癌EMR的情況,結果發現EMR的效果與早期胃癌發生的位置有重要關係,位於胃體部的要比胃竇部與胃角的難操作。EMR既可作為治療手段,也是重要的胃癌診斷手段。
內鏡下數膜切除的根治率為70%左右,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85%以上。內鏡下結膜切除常見的併發症主要有出血及穿孔,據報導兩者的發生率分別為9.1%和0.9%。若RMR術後標本發現為非根治性(指切緣陽性)或已浸潤至深層或有脈管浸潤,胃癌治療進展則應進一步補行剖腹根治術。EMR術後若有復發的病人80%發生在1年內,EMR術後的仔細內鏡隨訪是極其重要的,復發的病例有的可以再次行EMR,有的需要外科手術。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