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是一個慢性的疾病。過往,因為藥物治療的效果並不理想,患者飽受關節腫痛變形,骨骼受到侵蝕,甚至永久喪失活動能力。不過,風濕病專科醫生指出,近年利用較進取的治療方法及結合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效果顯著,患者若能於病發首兩年進行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根據統計數字顯示,本港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約佔人口的0.5%,即約35,000人。男女發病比例為1:3。不少人誤以為類風濕關節炎,跟一般退化性關節痛,均是好發於長者身上的老人病。事實卻剛好相反,此病於30至50歲的壯年期發病最多。
風濕病內科專科醫生張德昌表示:「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障礙引致免疫系統攻擊關節的長期慢性炎症。其成因不明,但有數據顯示,有家族遺傳病史、吸煙者、受過濾性病毒感染等因素誘發類風濕關節炎的風險較高。」
類風濕關節炎的初期病徵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情況有點跟退化性或勞損性關節炎接近,患者往往誤以為自己只是關節勞損或疲勞。然而,張醫生表示,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痛,會伴隨紅腫、發熱,而與一般風濕痛的最大分別在於類風濕病人會出現晨僵,即早上的關節會變得僵硬,而關節活動愈少,病徵會愈嚴重。此外,小關節如手指、腳踝、手腕等會出現對稱性腫脹,即左右兩邊的小關節同一時間出現病徵。風濕科專科醫生依靠觀察臨床病徵及進行血清檢測,可確診類風濕關節炎。張醫生表示:「近年,臨床研究顯示,類風患者於病發首兩年病情惡化較為迅速,關節亦開始損壞。若能於關節未受侵蝕前開始展開較進取的治療,包括各種生物製劑,可有效抑制類風濕關節炎的活躍度,不但能緩解臨床關節發炎、腫脹等現象,更可減低關節侵蝕及變形,並恢復關節的活動能力。」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療程可包括非類固醇抗炎止痛藥、類固醇抗炎藥物及改善病情的藥物,如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嘧。張醫生指出,若上述藥物未能有效控制病情,或有較差預後因素,如類風濕因子或發炎指標極高者,可考慮生物製劑作針對性治療。「原理跟治療癌症一樣,生物製劑經皮下或靜脈注射,是特定及高度針對某一種致病的媒體,抑制其活躍度的藥物。療程視乎個別病人的病況而定,但早期患者可先使用半年至1年,令病情盡速受控。」至於病情嚴重者,例如發病時間太長,關節已出現損壞,影響活動能力的話,或需要配合手術及物理治療。
若不及早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後期病徵可致關節變形。由於關節的結構性受到破懷,患者會喪失工作能力,甚至永久傷殘。
演變喪失工作能力比率為:
25%患者在病發後6.4年。
50%患者在病發後20.9年。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