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香港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據香港糖尿聯會資料,現時全港約有70多萬病患,即每10人當中便有1人患病。若病情控制不好,會引發中風、心臟病、腎衰竭等併發症,嚴重可致死。
傳統的血糖測試,只能顯示某個時間的數據,無法追蹤全面的血糖波動,尤其晚上睡眠時可能出現的低血糖情况,更無從得知,醫生也難以對症下藥。香港近年引入能24小時監測血糖水平的監測儀,究竟對治療有多大幫助呢?
食得肥運動少招糖尿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陳諾解釋,胰臟會分泌胰島素來控制人體的血糖,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不能發揮正常功能時,血糖就會升高,導致糖尿病。糖尿病分一型及二型,在香港以二型患者居多,佔糖尿病患97%以上。一型糖尿病主要受遺傳影響,二型則多由後天因素導致,「肥膩的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年紀增長等都會導致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未必有明顯病徵,但若不及時處理,有引致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包括糖尿上眼、心臟病、中風等,「『糖尿腳』嚴重的病人需要截肢;男士的性功能會受影響;而孕婦若患上妊娠糖尿病,BB可能會有巨嬰症。」
有併發症需注射胰島素
陳諾表示,糖尿病處於初期時,會建議病人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如注意飲食、多做運動等來降低血糖;若血糖未能受控,就會根據病人的病情、體質開出控制血糖的藥物,一般需要長期服食;病情再惡化、出現併發症,就需要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通常是『三短一長』,即每日注射三次短效、一次長效胰島素」。長效胰島素顧名思義,效用較長,能幫助控制整天的血糖水平;不過當病人進食時攝入澱粉質,血糖容易飈升,長效胰島素未必能控制,故需要在三餐之前注射短效胰島素幫忙。
肚皮裝儀器監測血糖波動
他補充,無論是控制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都需依據病人病情來調整劑量,因此了解病人的血糖水平非常重要。現時病人可以通過每日四至六次的手指採血測試(俗稱「篤手指」)知悉即時的血糖水平,以及每三個月做一次糖化血紅素測試,檢測三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但兩者均為單一數字,未能有效反映病人整體的血糖波動情况,亦無從得知他們有沒有餐後高血糖或夜間低血糖。「第一,大多病人都不會那麼乖,每次餐後都篤手指,容易忽略餐後高血糖的情况;而晚上睡覺時更不會有人設定鬧鐘,起牀篤手指量血糖。」
香港於3年前引入連續血糖監測儀,儀器約5元硬幣大小,由感應器和記錄器兩部分組成。醫護人員可利用特製的注射器,通過細小針頭將感應器的軟管插入病人腹部皮下,平均5分鐘收集一次血糖水平並記載在記錄器中,全日可以收集288個數據。病人需要佩戴儀器六日,其間要配合每日四至六次的手指採血測試,之後醫護人員會將儀器拆出,接駁至電腦,能夠全面顯示其間的血糖監測結果,幫助醫生了解病人生活模式,並根據病人整體血糖水平,調整治療方案。
夜間低血糖需減用藥
陳諾做過研究,協助28名一型及二型糖尿病人佩戴連續血糖監測儀。這些病人的糖化血紅素平均數值為7.45%,顯示血糖水平控制得尚算可以;惟使用監測儀後卻發現,他們有逾一成時間會出現夜間低血糖,五六成時間則出現餐後高血糖。
夜間低血糖,即指血糖水平在睡眠時低於3.9mmol/L(正常人為4至8mmol/L),嚴重者更可低於2.8mmol/L。「病情輕微時,會影響身體狀况,令患者在翌日情緒低落;若病情持續可損害認知功能,導致病人昏迷,甚至引發心臟病及死亡,必須及時處理,例如減少長效胰島素的劑量,或考慮病人是否需要在睡前適量進食,避免因肚餓導致血糖降低。」
至於餐後高血糖,除會影響情緒及認知能力,還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兇之一。陳先生便是餐後高血糖的病例﹕「一路都有乖乖食藥、打胰島素,怎知還是出現了糖尿上眼。」年近花甲的陳先生,十多年前患上糖尿病,初初只服食降血糖藥物,數年後因血糖不受控,開始注射胰島素,其後卻出現糖尿上眼徵狀,「看直線或櫃子的直邊,覺得變『攣』了」,檢查發現視網膜幾乎脫落,要做手術。
為了更緊密監測血糖水平,陳諾建議他用連續血糖監測儀,「『安裝』在肚皮上六日,沒覺得有太大不便,其間還去看了場演唱會。」監測結果發現陳先生有餐後高血糖的情况,陳諾於是相應調整治療方案,加大餐前短效胰島素的劑量,將陳先生的糖化血紅素從9.4%降至低於8%,雖然暫未達到6.5%的理想水平,但尚算可以接受,因為陳先生「喜愛旅遊,可能在飲食方面控制得不算太好」。
35歲起每年做測試防糖尿
陳諾表示,儀器體積細小又防水,病人佩戴時可正常活動,尤其適合需要注射胰島素的病患及妊娠糖尿患者。前者因血糖波動較大,需要準確調校胰島素,後者因病情有影響腹中胎兒的風險,亦需密切監測血糖水平。他認為,每年使用一次儀器便能幫助醫生有效了解病人病情,每次花費約2000元,目前主要在私立醫院中使用,僅有個別公立醫院提供。
他提醒大家,近年出現糖尿病年輕化現象,最小的病患僅14歲,主要是受不良飲食習慣影響,呼籲大家應從小保持健康飲食,多做運動;35歲以上人士應每年做一次葡萄糖耐糖測試,方便提早發現病情;病患者應每年做一次併發症的檢查,包括驗眼、驗血管、心電圖檢查等,了解病情是否惡化。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