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癌症之中,鼻咽、鼻竇、脷、牙骹、上顎、口腔黏膜、扁桃腺、咽喉都可能出現癌症,當中數鼻咽癌最常見。
鼻咽癌,又稱「廣東瘤」。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顯示,過去十年,每年平均有939個新症,每十萬人口中有13.7人發病。坊間不少鼻咽癌的傳聞和謬誤,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彭少良,請來頭頸癌專家,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韋霖一一拆解。
■彭﹕彭少良醫生、韋﹕韋霖醫生
拆解傳聞
彭﹕傳聞食鹹魚會生鼻咽癌?
韋﹕研究證實,十歲前食大量鹹魚,增加患上鼻咽癌的機會。六七十年代的父母,在BB戒奶後,會用鹹魚送粥餵養孩子,正好解釋鼻咽癌在香港常見的原因,但現代的小朋友已甚少食鹹魚,所以現已很少討論這個誘因。其實所有醃製食物對身體無益,鹹魚又貴,都是少吃為妙。
彭﹕廣東人較容易患上鼻咽癌,原因何在?
韋﹕廣東人較多帶有鼻咽癌的基因,所以鼻咽癌個案較多,此症也因而稱為「廣東瘤」。不過除廣東外,福建、廣西、湖南、湖北的病人數目亦較多。
彭﹕吸煙和燒香會否引致鼻咽癌呢?
韋﹕暫時未有科學證據說明兩者有因果關係。但吸煙雖然未證實與鼻咽癌有關,但可致口腔癌、肺癌及心血管疾病。
廣東人基因易招「廣東瘤」
彭﹕有病人因流鼻血,找家庭醫生診治,擔心是鼻咽癌,家庭醫生應如何處理?
韋﹕小朋友流鼻血,多數因為挖鼻子,但如果年長一點,就要擔心是否鼻咽癌,特別要留意幾個問題﹕
(1)病人是否廣東人?若是,鼻咽癌的機會高一點。
(2)鼻血從什麼地方流出,從鼻孔流出,或是在鼻後流入口腔?鼻咽在鼻子後方,如果鼻後出血,鼻咽癌的機會亦高一點,尤其是早上醒來,吐出的痰帶啡色血,就要小心。
彭﹕除了流鼻血,還有什麼病徵?
韋﹕懷疑病人患上鼻咽癌,就要做詳細檢查。鼻咽癌的徵狀有四大類﹕
(1)口鼻﹕流鼻血、鼻塞、口腔有血,尤其早上睡醒有啡色的血或痰
(2)眼﹕眼皮下垂、斜視
(3)耳﹕聽力變差、耳鳴、耳咽管堵塞
(4)頸﹕淋巴結腫大
不過,因為鼻咽在鼻後方,病人大都沒有明顯徵狀,即使出現流鼻血、鼻塞,或耳朵聽力略差,大家未必理會,待頸部淋巴結腫大才發現問題,這時鼻咽癌已轉移至頸部淋巴。
電療化療治癒率八成
彭﹕經常遇到病人頸淋巴發大,化驗後證實是癌細胞轉移,應如何跟進呢?
韋﹕癌細胞很多時都會轉移到淋巴,如果在頸部淋巴結驗出,就要看看是哪種癌細胞,若是腺癌,源頭可能在胃、腸;若是鱗狀細胞癌,則多數是頭頸部轉移過去。
在香港、廣東一帶,病人頸部淋巴驗出轉移的癌細胞,就一定要看看是否鼻咽癌。
彭﹕需要做什麼檢查確診呢?
韋﹕臨牀檢查,觀察口腔、鼻腔和鼻咽;再用內窺鏡檢查鼻咽,95%的腫瘤能用內窺鏡看到,但約5%病人,腫瘤生長在黏膜下面,單靠內窺鏡就未必能診斷,要透過電腦掃描確診。
另外,亦要透過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造影檢查,得知腫瘤大小、深度、位置,有否影響周邊組織等。
彭﹕如何醫治呢?
韋﹕鼻咽癌對電療和化療的反應非常好,所以無論是早期或晚期,都會採用電療和化療,手術並非首選。
彭﹕什麼時候需要做手術?
韋﹕少數病人經過化療和電療後仍有殘餘癌細胞,或腫瘤復發,就必須做手術。
彭﹕手術怎麼做?
韋﹕這個比較複雜。要視乎復發的位置和腫瘤的大小。
如果復發局限在鼻咽裏,當復發的腫瘤較小,可以從鼻孔引入內窺鏡將之切除;若腫瘤較大,鼻孔太小,由鼻孔引入內窺鏡未必能完全割清,較新的方法就是用機械臂,在口腔進入,因為口的空間比較大,機械臂也比較靈活。
不過機械臂的切割範圍有限,經口腔看鼻咽的範圍也很有限,如果腫瘤直徑逾2cm,機械臂就很難把它乾乾淨淨地切除;此時,就需要用更「暴露」的方法來切除腫瘤,怎麼做呢?就是把面「揭開」,直接從鼻咽把腫瘤切除。
彭﹕鼻咽癌的治癒率是多少?
韋﹕一般有百分之八九十。當然不包括已轉移至其他器官或侵蝕至顱底骨的腫瘤。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