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通波仔後擅停藥,血栓死亡率45%

心臟病是本港第二號殺手,死亡個案中七成為冠心病患者。醫生治療冠心病,通常會使用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俗「通波仔」),病人於術後要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以免血管栓塞。但有調查發現,有一成六受訪病人經常忘記吃藥,更有逾九成半不知道停藥可引致血栓及有死亡風險。

逾九成病人不知風險

心臟病患者社區互助組織「關心您的心」,今年7至8月以電話訪問393名曾通波仔的病友,近七成為61至80歲的長者。結果發現,只得不足七成病人在手術後有遵照醫生指示依時服用雙重血小板藥,16%每個月都忘記吃藥一次或以上;只有4.1%受訪者知道不依時服藥可引致死亡、血塊形成及血栓等風險;逾77%不知不同的心臟支架服藥時間亦不同,近九成無主動了解相關資訊。

逾70%人無按醫生指示服藥

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甄秉言表示,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因脂肪及膽固醇積聚而變窄或閉塞,引至心肌壞死及令患者心跳停頓而猝死。冠心病可通過通波仔手術,在冠狀動脈內植入支架治療,但手術後要服用雙重血小板藥,以減低血栓的風險,無故停藥可導致血栓,死亡率高達45%。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