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醫療保健] 積極面對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當步入公立醫院的病房時,你不難發現一個又一個的糖尿住院病人,他們大多數並不是入院治理糖尿病,而是在心臟加護病房因冠狀動脈栓塞而進行「通波仔」手術,在腎科病房因腎衰竭歇而進行「洗腎」,在中風科病房進行中風後康復療程,在骨科病房因下肢傷口發炎及潰爛而需進行截肢手術,甚至有些不幸的長期「洗腎」糖尿病人在中風之後因長期臥床引致下肢潰爛而要截肢。坦白說,在這百病叢生的時刻,血糖控制已經變得次要了。

「三高」失控致血管病變

其實,在現今資訊發達的年代,大部分糖尿病人都對糖尿病併發症略知一二,甚至目睹過親友受到糖尿病併發症煎熬的苦況。不過很多病人對糖尿病併發症卻過分恐懼,抱着逃避的心態,採取「過得一日得一日」的消極態度,白白錯過了治理糖尿病的黃金時間。筆者希望能在此道出併發症並不是那麼可怕,只要積極面對,糖尿病引發的併發症並不是無可避免的。

大部分糖尿病的併發症都是血管病變,亦即是說全身有血到的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只不過有些器官受到破壞並沒有出現徵狀而已。血管病變,尤其是血管硬化或閉塞,皆因是長年累月受到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統稱「三高」)的影響而形成的,不過若「三高」完全失控,血管病變並不需多久就會形成,讀者也許留意到愈來愈多中年甚至年輕人中風或心臟病的個案。早期的血管病變大多是和「三高」一樣沒有病徵,不過可從簡單的檢查中看出端倪,例如「眼底」視網膜的微絲血管變化可通過「眼底」鏡或「眼底」攝影偵察出來;腎小球的病變可通過驗微細尿蛋白檢查;下肢神經線病變可通過簡單的感官測試檢查出來等。因此定期併發症評估已成為治理糖尿病人不可或缺的一環,其重要性在於早期併發症並不是不可逆轉的,只要及時對症下藥,配合强化控制「三高」,很多時病情都可以扭轉的。相反,若缺乏適當治療和及時控制「三高」,這些「小」血管的病變會繼續惡化,或會形成可致失明的嚴重眼底出血及黃斑點水腫、腎功能衰歇和糖尿病足等嚴重及難以治愈的病症。

定期檢查心腦和下肢血管

在上述微絲血管病變的同時,「大」血管也不能幸免,因「三高」而導致血管栓塞甚至破裂。基本上所有「大」血管都有可能波及,然而心、腦和下肢動脈因其普遍性和嚴重性的關係,其血管病變比較受重視。其實主動脈病變、腎臟動脈和腸動脈閉塞都不罕見,也是可致命的糖尿「大」血管併發症,甚至男性性功能障礙也可能是「大」血管病變的徵兆。雖然器官因血管閉塞應會出現如心胶病的病徵,但因感官神經也同時受損的關係,很多糖尿病人都沒有這些預示病徵,到病發時可能已經太遲。因此,定期的心、腦和下肢血管檢查也逐漸受到重視。

從以上的論述,大部分糖尿病人是有很多機會去防止併發症的惡化甚至發生的,不過或許就是因為高血糖病徵輕微,致使病人掉以輕心。因此提升病人對疾病的認知及積極性,已成為治理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新趨勢。

作者為香港糖尿聯會義務秘書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