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Report thanks

淮山薏米去濕健脾

中醫學重視五行屬性,但一年通常分為四季,故此中醫學把一年分為五季,即春、夏、長夏、秋、冬,與五行相對應。「長夏」屬夏秋交接的過渡時期,由於華南地區(如香港及廣東)的夏季較長,故即使到了9月,仍是既悶熱又陰雨綿綿。由於濕氣得令,所以「濕底」的人容易出現乏力倦怠、四肢重墜、昏昏欲睡,或腸胃不適、食慾不振、腹脹便溏、身體浮腫等症狀。

何謂「濕底」?指容易受「濕」邪致病的體質。到底「濕」又從何而來?中醫認為可分為內、外因。外因就是指外界的因素,夏秋交接,濕熱熏蒸,水氣上騰,濕氣最盛,稍不注意就容易「濕」邪外感,故夏秋交界多濕病產生;而內因指的是人體內部的因素,中醫認為「濕」和「脾」的關係最為密切,濕為陰邪,易傷人體的陽氣,脾則喜燥而惡濕,故濕邪多先困脾,尤其是損傷脾陽。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包括運化水穀和運化水液,一旦脾的運化功能失常,「脾虛生濕」,繼而出現上述消化功能及水液代謝失常的症狀。故此古人提出了「長夏防濕」的養生概念。

所謂「濕氣通於脾」,既然要「防濕」,首先就要健脾。飲食方面,應以健脾去濕的食物為主,例如淮山、薏米、蓮子、芡實、茯苓、太子參等清補健脾之品。

淮山薏米瘦肉湯(3人分量)

材料﹕豬瘦肉6、淮山3錢、薏米3錢、玉竹2錢、芡實3錢、百合2錢、蓮子3錢

製法﹕將材料洗淨,豬瘦肉切成細塊,清水連同材料一起放進煲內,煲約1.5小時,以少許鹽調味便可

TOP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