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治療肯定病者的負面情緒,並鼓勵其將之釋放。香港心理衞生會提供圖片
負面情緒若得不到適當發洩,可積壓形成情緒病。香港心理衞生會將「感動治療」由美國引入本港,透過讓病人大哭、大叫等方法,釋放負面情緒及壓力,至今已為最少130名抑鬱症及焦慮症等病人進行治療,成效顯著。該會又與海外機構合辦培訓課程,訓練本地認可的感動治療師,希望將新療法帶給更多病人。
該會臨床心理學家兼首批獲認可的本地感動治療師胡國榮表示,美國及加拿大早於2000年間已應用感動治療,透過要情緒病患者注視身心感受,讓病人轉化內心的壓力、哀傷或抑鬱等情緒,協助探討及拆解難題,繼而接受現實。
他表示感動治療着重讓病人去感受自己不開心的情緒,例如大喊及心痛等感覺。他表示患者面對的問題可能與本身成長經歷有關,治療師首先會認同、肯定病人經歷,然後找出哀傷原因,「要佢哋知道唔開心可能同童年唔愉快,或現實其他經歷有關,教病人認清根本問題,釋放壓力,唔好盲目逃避」。
培訓治療師過程嚴格
該會與美國感動治療研究所05年起合辦感動治療師培訓課程,學員參與為期三日的密集訓練,然後到該會實習兩年,再遞交論文及治療過程錄影,由美國研究所的導師作評核。連同胡國榮,本港現有三人獲認可資格,另有逾百人正接受培訓。
現時累積應用感動治療處理的個案逾130宗,其中80%為抑鬱症、焦慮症或情感創傷患者,年齡介乎30至40多歲,以女性為主,部份人須往精神科覆診及服藥,他們接受8至10節治療,即約3個月時間後,病情獲改善,如可減少服藥等。
強調與病人互相信任
胡國榮表示本港心理學家主要採用認知行為治療,為情緒病患者進行心理治療,與感動治療有異,「認知行為治療會叫抑鬱症病人諗嘢唔好咁負面,覺得孤單就出去行吓,着重糾正病人的思想謬誤」。感動治療則強調先要與病人建立互信關係,透過認同及肯定,獲得病人信任,繼而再剖析其內心世界。
該會將會為感動治療作成效評估,並培訓更多具認可資格的治療師,有興趣市民可致電熱線3583 1196查詢。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art_id=1582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