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其中一種風濕科疾病,患者手指關節嚴重變形,影響日常生活。
腰背痛、手指或手腕痛有可能是日常生活或職業勞損引發的症狀,但也隨時是患上風濕科疾病的警號。有風濕科醫生指,風濕科疾病並非長者專利,部份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強直性脊椎炎的病徵與一般痛症相似,市民容易混淆,並對求診掉以輕心,隨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香港風濕病基金會風濕科專科醫生李家榮說,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銀屑病關節炎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症等是常見風濕病科疾病,疾病成因大多與患者免疫系統失調有關,與日常關節及骨骼損耗無關。
他指出經常上落樓梯可致膝關節痛,長時間駕駛或搬運勞動可引致腰痠背痛,打字、彈鋼琴或使用電腦滑鼠可致手指或手腕痛;的士司機、消防員、搬運重物工人及文職工作等行業,都是出現職業勞損的高危族,但由於相關症狀與風濕病科疾病的關節紅腫等相似,市民容易混淆及忽略,未必會第一時間求診。
腳痛原來是強直性脊椎炎
任職的士司機的單先生今年38歲,患上強直性脊椎炎多年,他記得17歲時左腳突然無故疼痛,當時以為是做運動扭傷,故不以為意。隨後逐漸出現晨僵等症狀,晨僵時間由起初的數分鐘逐漸延長至半小時以上,腰、頸的活動範圍也逐漸收窄,但他一直誤會是職業病,並無特別求醫,直至30歲時左腳劇痛求診,才發現患處有骨枯並確診患上強直性脊椎炎。
「三十而立,最風光嘅時間點解患絕症,行路比阿伯仲慢!」他說起初難似接受「冇得醫」的打擊,曾傾盡家財,甚至借貸接受氣功、穴位、按摩等另類治療,但花掉近20萬元也只能紓緩痛楚,一度更有輕生念頭。直到參與病友組織活動後,他才逐漸接受現實,並正視治療。
今年58歲的馮女士,任職會計文員,她患上系統性紅斑狼瘡症,首次發病時手腕突然「腫到似豬手」,但無痛楚,因不似扭傷,起初以為是患上糖尿病,但經過三至四年多番求醫,並接受X光檢查等均無發現異常,直至轉往骨科求診,驗血才確診。
她確診後病情一直穩定,直至數年前一次搬運簡單物件時,突然撕斷右手尾指的筋腱,入院接受接駁手術時,才嚇然發現受病情影響,手腕筋骨經已腐壞,需要刮除。現時雙手乏力,連做家務也無能為力,須家人代勞。
風濕科疾病常見病徵
•晨僵超過30分鐘
•關節紅腫
•休息不能改善症狀,相反多活動卻可紓緩不適
•關節以外症狀:紅疹、無故發熱及明顯消瘦等
•本身有相關病類如眼睛虹膜炎、銀屑病或慢性腸炎
•家人有風濕科疾病或相關病類如銀屑病或慢性腸炎
資料來源:李家榮醫生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art_id=1572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