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學子面對不同學科及功課壓力,但在各學科當中,數學科卻可致學生出現焦慮症。精神科醫生指出,有一種焦慮症叫數學焦慮症,患者在學習能力及其他學科表現均沒有問題,但面對數學便感到緊張心跳,冒汗甚至頭痛,無法完成試題。患者未必是缺乏數學天份或能力,但就是害怕算術,並可能曾有多次計錯數的不快經歷。焦慮情況雖可在毋須再修讀數學時改善,卻因此侷限選科及職業取向。
記者:伍雅謙
精神科專科醫生趙珮瑜表示,數學焦慮症(Mathematics anxiety)與畏高、怕行雷、害怕蛇蟲鼠蟻等恐懼症相似,患者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應付威脅,因此產生壓力、害怕及逃避的心理,若被迫再次接觸,恐懼感會提升。她稱,恐懼蛇蟲鼠蟻尚且可儘量避開恐懼對象,但數學是必修科,學生無法躲避,便容易出現緊張、冒汗等焦慮的情況。
計加減乘除亦有困難
她指,數學焦慮症可以由小學開始,但大多數個案可能未被發現而沒有相關的統計數字。此症不等同學習障礙,患者並非能力不足或學習問題導致數學成績特別差,在其他學科表現亦沒有問題,只是無法應付數學。若能在輕鬆環境下慢慢解答數學題目,患者其實是有能力解答,但每當要在課堂上答題或當眾計數時,便感到非常緊張,腦中一片空白,答錯或無法完成試題,並出現挫敗感及缺乏自信,以為自己數學能力不佳,進一步害怕數學,繼而每逢數學堂便無法集中精神及頭痛,難以明白老師講課,形成惡性循環。
趙曾接觸一名30多歲的女病人,自小成績不俗,反應及記性均良好,惟數學科只能僅僅及格,一直被師長要求加緊操練,每次考試及測驗會特別緊張,不懂答題,回家後卻發現自己其實懂得解答。女病人一直以為自己在數學上沒有天份,長大後避免選修數學,從事寫作工作,然而平日購物及外出用膳,需要使用簡單的加減乘除算術,仍會遇到一定困難。
治療方面,趙稱,數學焦慮症一如其他恐懼症,首先要避免加深焦慮情況,配合藥物及心理治療。家長當子女出現數學焦慮時,勿強迫他們操練題目及作出比較,如「咁淺都唔識嘅」、「人哋細你兩歲都計得快過你呀」等責備說話,只會令焦慮加深及更加抗拒數學。
趙醫生指出,家長宜先調低數學的難度,以子女能掌握的題目作起點,增加成功感,打好基礎才逐步增加難度,家長或老師也可從旁協助,過程需要輕鬆愉快,適時加以讚賞提升患者的成功感。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60927/1978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