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也可以是藥,親人的糞便更是腸道疾病患者的救星。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黃曦指,本港感染難辨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數字有上升趨勢,患者會出現肚屙甚至細菌入血等症狀,不易根治。近年中大醫學院嘗試以「糞」治腸,透過糞便將細菌植入患者腸道,治療效果較服用抗生素殺菌更佳。
記者:伍雅謙
黃曦表示,不少抗生素會破壞腸內菌族平衡,當患者接受這些抗生素治療後,便有機會構成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出現肚屙等症狀,嚴重更會發燒、出現腸道發炎,甚至細菌入血和及死亡。此症患者在首次感染後,復發率有一至兩成,惟復發過一次以上的病人,再發率會大大提升至四成以上。
本港近年感染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的數字有上升趨勢,患者大多為長者及長期病患者,以新界東為例的10萬人口計算,2009年約有10宗感染個案,2013年已增至30宗。
黃稱,雖然大多數患者在接受抗生素療程後均有改善,但部份人一停藥便會復發。前年荷蘭有研究指出,使用糞便移植,治癒率較抗生素高27%,大幅增至逾八成。他指,中大近年也開始進行糞便移植治療復發病人,效果確較使用抗生素治療理想,目前已完成8至9宗移植個案,患者復發機率由八至九成,大降至兩、三成。
難辨梭狀芽孢桿菌
先加鹽水過濾 插喉灌入
病人會用哪些人的糞便作治療?黃曦解釋,由於同一家庭成員的腸道細菌成份相似,糞便移植的捐贈者主要為患者親人,醫生一般會先為捐贈者進行抽血及糞便樣本化驗,以防患有大病或傳染病,並會使用約50至100克糞便的數量作移植。移植用糞便會加入生理鹽水,再經過濾等處理後,會即日透過喉管由鼻孔、經食道及胃部伸延至小腸移植至患者小腸。他指,患者在灌入糞便後數小時,糞便內的細菌已發揮效用,減輕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病人均接受糞便移植,「佢哋覺得比較匪夷所思」。
其實糞便移植已非罕見,外國也有相關療法,美國甚至有糞便移植銀行,收集健康捐贈者的糞便雪藏,並放入藥丸膠囊內讓患者服食。惟黃曦稱,有關做法仍待研究,「放入雪櫃啲細菌係咪仲有效呢?」此外,也因口服糞便藥需經過胃部,胃酸或會破壞內裡細菌,或不及將糞直接放入小腸可即時發揮作用。
隨著技術普及,全球不少醫學團隊包括中大,正積極研究將糞便移植用於治療其他疾病上,包括炎症性腸病、肥胖及代謝病等。
(中大腸胃病系列之二)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50717/1922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