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遇到一位因服過量藥物意圖自殺的入院病人,大家都以為他因失業而陷入經濟困難,患上嚴重抑鬱。但細心聆聽後,才知道他因為嚴重頭痛影響工作及社交,不但未有接受治療,更未能得到同事及家人諒解。有研究指,大部份人對頭痛或臉痛的處理,是自行服用止痛藥物,就算病情沒有改善,仍不會求醫,低估影響。
其實頭痛有不同種類和治療方法,「緊張性頭痛」多發生於雙側頭部或枕頸部,痛楚性質為壓迫或緊縮感,甚少伴隨其他特別症狀。雖是全球最普遍,但卻不是被轉介到專科門診最常見的一種,因患者多數可自行以一般止痛藥物及鬆弛緊張的方法應付。反而本院「頭痛及臉痛診所」的個案,經診斷後大多數屬偏頭痛。
偏頭痛特徵包括半側像脈搏跳動般的頭痛,伴有噁心、嘔吐、畏光或怕吵,頭或身體晃動都會加劇頭痛。有些「慢性偏頭痛」患者,如不當服用止痛藥物,更可能同時患有「過度使用藥物頭痛」,令問題變得複雜。處理方面,患者要明白需要較長時間的嘗試及調校藥物,治療效果不能即時到位。
「叢發性頭痛」最厲害
至於「叢發性頭痛」,雖然不常見,但比任何一種頭痛厲害,可令患者痛不欲生,故有「自殺性頭痛」之別稱。病發時患者大多感到單側眼球或眼眶劇痛,並伴隨有同側的眼結膜充血、流淚、流涕等症狀,發病一般維持10多分鐘至不多於數小時,一天可發作數次,每次發作週期可持續數週甚至數個月。
「頸源性頭痛」則容易被過度診斷,令真正的診斷及其治療受延誤,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這可歸咎於其病徵與其他的痛症相似,容易混淆。下期將會剖析臉部疼痛。
撰文:基督教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陳振江
隔週二刊出
from:
http://hk.apple.nextmedia ... 150526/1916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