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經常唔夠瞓,返工瞌眼瞓點算好?中醫有不少食療有助提神,例如人參、黨參、蘋果、薏米、西瓜及甘蔗等都有醒神功效。中醫指出,由於引致疲倦的原因眾多,要因應體質及病因決定,如捱夜、休息不足致腎陰虛,誤服人參隨時不能提神之餘,反加劇失眠及「爆瘡」,可吃桑椹子等補養腎陰的食物。
註冊中醫師嚴耀堅表示,夏天因疲倦及乏力求診的病人,多受「濕邪」或「暑邪」所困。其中曾淋雨、曾晨早到戶外「吸霧水」、洗頭後弄乾頭髮、「瞓窗檯」、家居潮濕或吃太多生冷油膩食物等,都會令身體積聚濕邪,引起疲倦、肢體感困重或痠痛、皮膚出濕疹及腹瀉等症狀。減少吃上述食物,吃薏米、山藥煲白粥,有祛濕、健脾止瀉作用;飲用薏米水也有同樣效果。
不少人以為進食人參及黨參等補氣藥材就可以改善體質,原來只適合氣虛人士食用,「即係成日想瞓覺、行兩步就無力,或講野唔夠氣」。他說,氣虛多見於女性,尤其曾大病或分娩後;年老體弱人士也會有氣虛情況。飲用由上述中藥材組成的四君子湯加雞,可改善氣虛症狀;常吃蘋果也有補氣作用。
都市人經常捱夜工作、通宵打機或夜蒲,令日間精神不振及疲倦,原來會令身體的陰陽不協調,引致腎陰虛,出現耳鳴、牙齒鬆脫、牙肉痠痛或脫髮等症狀。腎陰虛人士除要調節作息時間外,也可飲用雙地龍骨湯,養陰清熱及滋腎強骨;多吃桑椹子也有補養腎陰作用。
眾多補氣藥材中,以人參補氣功效最強,屬「大補元氣」藥材,其次為黃及黨參。惟腎陰虛人士如誤服補氣中藥材,包括人參、黨參等,會加劇原來症狀,包括身體發熱、失眠及「爆瘡」等;暑邪人士亂服補氣藥材則會加劇惡熱症狀。
天時暑熱,容易致身體不適,令人委靡不振。他說,西瓜具有消暑作用,甘蔗及雪梨則可清熱、生津止渴。冬瓜、節瓜也有同類功效,均適合受暑邪影響的人進食。十分怕熱、經常出汗及口渴、在烈日當空下行山去沙灘甚至行街會感頭暈、經常手軟腳軟、小便量少及帶黃,都是暑邪症狀,可損耗體內的津液和陰氣。一旦被暑邪「閉阻心神」,會出現中暑情況。西瓜皮及冬瓜皮配合冰糖煲水,有消除暑氣作用。
提神食療
四君子雞湯
主要材料:黨參12克、白朮9克、茯苓9克、甘草6克及1隻雞
做法:藥材浸泡20分鐘,雞去皮及洗淨,加薑、蜜棗、紅棗,加水2,000至2,500毫升,武火煮滾後,文火慢煮45分鐘,加鹽調味
效用:補氣健脾
適合人士:氣虛
雙地龍骨湯
主要材料:生地黃15克、熟地黃15克、豬脊骨300克
做法:將材料與1,000毫升水熬湯約30至45分鐘,加適量鹽、薑調味
效用:養陰清熱、滋腎強骨
適合人士:腎陰虛
薏米粥
主要材料:薏米30克、山藥15克
做法:800毫升粥滾後加入材料,滾熟後再加入適量鹽、糖即可
效用:祛濕、止瀉及健脾
適合人士:受濕邪所困
綠瓜翠衣消暑飲
主要材料:西瓜皮及冬瓜皮各15克、冰糖
做法:將材料加入500毫升水煎煮,加入適量冰糖,待涼後室溫飲用
效用:消暑清熱
適合人士:暑邪入侵
大暑剛過,本港已踏入夏天最熱的日子。原來大雨過後,地面揮發出的熱氣,都是令人暑邪入侵的原因之一。註冊中醫師嚴耀堅表示,曾接獲因暑邪導致身體疲倦的求診個案。平日濕重、氣虛及體弱人士,如高血壓病人,也較易受暑邪入侵。他曾接獲一名30多歲女子求診,因行山後感到疲累乏力、作嘔作悶及便秘,經診斷後屬暑邪入侵,治療以消暑及清熱的處方為主。他建議市民在炎夏要多飲水,補充水份,避免吃生冷或太凍食物,以免傷害脾胃;宜進食飯、粥及薏米等食材,可預防暑邪。
另外,早前有一名20多歲女病人,因濕邪致終日精神不振、四肢疲累、出現皮疹及腹瀉等症狀。原來女病人病發前,曾到西貢浮潛及進食海鮮,導致身體受濕邪所困。她接受清熱解毒及祛濕等處方治療後,健康才有改善。不少人愛在夏天到泳灘暢泳,或到泳池游水,為免積聚濕邪,建議市民宜游泳後,應徹底抹乾身體。
身體攝取糖份及碳水化合物不足,都會導致腦部欠缺能量,令人即時「跌watt」,故飲用含葡萄糖飲品,甚至汽水都有提神作用。營養師詹兆洲表示,香蕉、花生、果仁及合桃都是健康的提神食物,上班族起床後進食一個豐富的早餐,能提神醒腦。詹兆洲表示,進食胺基酸類的食物,如含色胺酸的香蕉,有助提高血清素水平,帶提神效果;魚、雞、杏仁等則含酪胺酸,可提高多巴胺水平,令人提神醒腦。
人體經過一夜睡眠休息後,身體能量會大跌,醒來後吃早餐,有助即時補充體力,令人精神抖擻。他指出,早餐可簡單如吃一份花生醬多士及一杯鮮奶,切忌因趕時間返工,忽略吃早餐,錯過了補充能量的好時機;要考試或早上開會的人士,更要食一頓豐富的早餐作「備戰」。
都市人愛每日飲咖啡提神,若沒有醒神咖啡會感到很疲倦。他指出,咖啡因有刺激及令神經系統變得敏感的作用,但提神效果只能維持一個多小時,過後會「打回原形」,甚至更疲累,攝取過多咖啡因,或會增加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風險。
請按『讚好』,接收更多相關主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讚」或分享給您的朋友,以示鼓勵。